“中东小霸王”深陷加沙泥潭,他们究竟想在那里做什么?

图片
在2023年11月9日发表的文章《加沙地面战打响!以军步步为营,装备战法堪称“现代巷战教科书”》中,笔者认为在这轮哈以冲突中,以军“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战斗”。
时间过去了7个多月,哈马斯武装人员仍然在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着火箭弹,以军陈兵加沙地带南部最后的孤岛拉法,却迟疑不定、进退两难,而本已被以军清剿过的加沙地带北部和中部地区,哈马斯武装似乎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图片
■以军对加沙地带最后的孤岛拉法大兵压境,但面临各方巨大压力却迟疑不定。
哈以冲突半年多来的发展情况,算是印证了笔者的判断。在同一篇文章中,笔者曾经写道:“更何况哈马斯在明知自己不可能在正面对抗中胜过以色列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出乎意料的残暴方式让以色列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这说明哈马斯想要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虽然我们输了,但我们赢了;虽然以色列赢了,但以色列输了。”
目前越来越多原本支持以色列反击哈马斯武装的人,也开始因以色列在加沙和西岸的所作所为而转变态度,以色列亦在国际上再次陷入极其孤立的状况。南非自2023年12月29日以来一直在向国际法院控告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犯有“种族灭绝”的罪行,最新动态是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在5月18日16时之前提交关于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疏散区的书面说明。
图片
■南非代表团和以色列代表团在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进行当庭申辩。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以色列在军事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却已经在加沙深陷泥潭,一步步落入哈马斯为其精心编织的陷阱。
马上不能治天下
中国古人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这句话典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刘邦创立汉朝之后,楚人陆贾总是在大老粗刘邦面前谈论《诗》、《书》,搞得刘邦老大不高兴,骂他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意思就是说,老子凭拳头打天下,甭跟我提诗书这些没用的玩意!
图片
■秦末乱世,烽烟四起,最终汉高祖刘邦脱颖而出,击败西楚霸王项羽,重新统一天下。
陆贾在刘邦面前毫不示弱,直接怼回去:“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您靠拳头打下天下,能靠拳头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王牛不牛?也得文武并用才能长治久安。以前的吴王夫差,还有晋国的智伯,穷兵黩武很快就完蛋了;而秦朝严刑峻法也撑不了多久。假如秦朝得到天下之后实行仁政,哪儿轮得到陛下您什么事啊!
《史记》上说刘邦虽不高兴但也很惭愧,让陆贾把秦汉得失,以及历史上的国家成败之道写下来让自己好好学习学习。
这个故事除了使人敬佩陆贾的见识和胆量之外,也不得不称赞刘邦的胸襟和气度,确实不愧为汉王朝的开创者,给后世留下了众多可供反复咀嚼品味的精神宝藏。
图片
汉高祖刘邦画像,出身草莽,于乱世开创汉室基业,颇具过人之处。
当然,虽是以武立国,但“中东小霸王”以色列倒也不是不懂上述道理,可惜只是一部分人懂得。自从1995年促成以巴《奥斯陆和平协议》的以色列总理伊扎··拉宾,被极右翼激进犹太主义分子伊盖尔·阿米尔刺杀之后,以色列政坛就长期由主张对巴强硬的右翼把持,对巴勒斯坦一直维持高压态势。
图片
■拉宾于1995年11月4日遇刺之后,工人正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为一场纪念活动布置现场,中间就是拉宾的巨幅照片,摄于1995年12月12日。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难道不是拳头硬说话才算数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上就只有军队而不存在政治家了。军队依靠暴力征服,它的使命是破坏,而治理需要的则是建设,二者截然相反。且不说现代社会搞建设需要求同存异,在各种利益、各种群体和各种意见当中取得平衡,就算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也不能随便对同样阶层的人动用武力,否则就只有破坏而无建设,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诸葛亮南征时,参军马谡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方针,获得诸葛亮的赞赏并且以此为指引平定南中(三国时期四川大渡河以南及云贵地区),也使清人赵藩在成都武侯祠留下千古绝对“攻心联”,其上联曰:“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图片
■四川成都武侯祠著名的“攻心联”,清末四川盐茶使赵藩所题。
历史早已反复证明,暴力可能会暂时掩盖问题,从而获得表面上的平静,但这只是一个假象,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哈马斯也许正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长期强硬政策所催生出来的产物,看似一对死敌,实际上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用兵加沙何所图?
2023年10月7日,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越过隔离墙突袭以色列南部,造成猝不及防的以军士兵和平民大量伤亡,并且从以色列境内掳走近300名人质带回加沙,犯下令全球震惊的恐怖暴行。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这种情况都迫使以色列必须做出迅速和强有力的回应。以军对加沙进行雷霆出击自不令人意外,但是以军出兵加沙,应该达成哪些战略目标呢?
第一个目标,就是“救人”。
国家存在的首要意义之一,是保护自己的国民。无论古今中外,自己的人被对方掳走,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他们解救回来,这是人类结成有组织社会的天职。
图片
■在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的突袭中,哈马斯掳走大批以色列人充当人质。
第二个目标,应该是消灭哈马斯武装力量的核心层。
类似于哈马斯这样的极端组织,拥有自上而下的严密体系,消灭核心层是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最有效手段。反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此类组织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持续构成威胁。
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庞大的军队可能不是最合适的工具,需要的是特种作战,用外科手术般的精确攻击一击致命。
图片
■遭到以军狂轰滥炸的加沙地带,以军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目标之一就是消灭哈马斯武装。
第三个目标,是摧毁哈马斯武装力量的组织。
这就需要出动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垮对手的有组织抵抗行动,并解除对手的武装,消灭敢于抗拒的武装分子。
第四个目标,是消除极端势力在加沙的存在基础;第五个目标,是安抚民众,恢复加沙地带的社会生活秩序。
之所以把这两个目标放在一起,主要是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军队的任务。
图片
■任何一个地方的极端势力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存在基础,要想根除绝非易事。
极端组织是在加沙地带的民众中滋生壮大的,要想利用出兵的机会处理棘手的加沙问题,就应该致力于消除极端势力在此的存在基础,特别是逐渐转变民众的思想。然而,进行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安民,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因为混乱不堪的环境和走投无路的民众,正是产生极端思想和极端势力的温床。
军队并不擅长于执行这些任务,它们需要跟随部队进入的民政人员进行长期复杂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第六个目标,是规划和提出这一轮哈以冲突过后的长期和平方案。
从对国家负责的角度来看,以色列战时内阁必须考虑长期解决方案。因为出兵加沙对于以军而言并非难事,但出兵加沙只是以色列的手段而非目的。以色列想要得到的“安全”,只能通过长期和平方案才有实现的可能。
鏖战加沙何所得?
对比以上以色列在加沙需要达成的目标,我们再来复盘一下这半年多以色列在加沙都做了些什么,又实现了哪些目标?
迄今为止,以军在加沙地带拯救人质的行动可谓成果寥寥。印象中似乎只有3名人质是被以军直接解救出来的,其余均为哈马斯主动释放,或者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由哈马斯释放的。不仅如此,以军还在行动中误杀多名人质,或因其军事行动间接导致人质死亡。
图片
■由以军直接营救出来的人质寥寥无几,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人质下落不明。
距离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时间已经过去了8个多月,哈马斯的政治核心层以及军事核心层,包括在加沙地带现场指挥的叶海亚·辛瓦尔和穆罕默德·戴夫依然健在,而且还在有效行使权力和职能。哈马斯武装的有组织抵抗也没有在加沙地带停息下来。
图片
■打了这么久,而且是被以军团团包围,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核心人物似乎一个都没消失。首脑叶海亚·辛瓦尔据说还在位。
在以军进入加沙地带的半年多时间里,他们好像主要只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拆迁”,另一件事是滥杀。
自从以色列对加沙展开军事行动以来,很明显以军正在有计划地使用航空炸弹和地面威力强大的D9推土机“夷平”加沙。在以军已经“荡平”的加沙地带北部和中部,已经很少有保持完整的建筑物存在了,特别是以军对医院和学校这类地点也毫不例外予以捣毁。(有关以军D9推土机的详情,可参考本号历史文章:《以军誓要推平加沙,巷战开路先锋并非梅卡瓦坦克,而是它!》)
以军对外宣称这是为了捣毁哈马斯武装地道系统的需要,而且哈马斯武装分子和这些地道系统都以医院和学校为掩护。以军的说法的确有一些根据,但是否需要将这些民生设施一律捣毁仍然值得商榷。
图片
■被以军“拆迁”之后已成一片废墟的加沙城,包括医院、学校等民生设施也不能幸免。
同时,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死伤。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最新数据,已有超过35000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丧生,其中包括97名记者,死亡人员中还有大量妇女和儿童。
尽管对这些由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卫生局上报的数据还存在很多争议,也难以分辨死者中到底有多少是穿着普通民众服装的哈马斯武装分子,但在以军对加沙的进攻中确实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伤亡情况,则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在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各方合计的死亡人数大约超过17万,平均每年不到1万人,以军行动所造成的生命损失显然远高于此。
如果说在哈马斯的暴行之后以色列所发动的反击是“正当防卫”的话,那么以色列现在已经至少要算是“防卫过度”了。
图片
■2023年10月,一名巴勒斯坦男子抱着死于以军炮击的孩童的尸体,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老弱妇孺死亡。
由于加沙地带人口密度极大,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将近6500人,而在像加沙城、汗尤尼斯和拉法这样的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就更大了,因此军事行动对无辜民众的威胁和风险极高,这与阿富汗的情况有明显不同,当然很可能会增加人员的伤亡。
但很多非常明显的实例都证明,以军在这种人群高度密集的地方进行作战,也并没有顾及到可能造成的大量过度附带伤害,这种行为更加令人反感。
图片
■以军在人口密度极大的加沙地带展开军事行动,造成大量人员死伤。
更有甚者,以军的“拆迁”行为摧毁了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基础,滥杀行为显示出以色列毫不在意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军队完成作战任务之后并未派出民政人员安抚民众,建立治理机制并合理安排民众的生活,而是让他们陷入自生自灭的状态,目前在加沙地带北部和中部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已经变成了黑社会和家族势力角逐的场所。
到目前为止以色列政府还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一份对于加沙地带战后的长远政治安排计划和文件,战时内阁成员甘茨与国防部长加兰特已经对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表示出强烈的质疑。
图片
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表示,如果总理内塔尼亚胡拿不出关于加沙的长期规划,他将辞去战时内阁职务。
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怀疑,这已经不是“防卫过度”的问题了。以色列极右翼势力从来就没有想过与巴勒斯坦人在这片土地上共存,他们也不支持“两国制”的政治解决方案。有可能在他们看来,正好可以利用哈马斯所提供的这次机会,以“正当防卫”之名掩盖“种族灭绝”之实,进一步剥夺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从而为以色列未来将这片土地完全收入自己囊中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结语:以色列的堕落
自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已经持续40年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争了。虽然以军在中东仍然是一个强悍的存在,但以色列的堕落肉眼可见。
在政治上,一句古话说得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然而以色列在2005年根据协议全面撤出加沙地带之后,面对发誓消灭自己的巴勒斯坦极端派别哈马斯于2007年夺取加沙地带实际控制权的严重变化,只是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军事行动,在没有解决核心问题的情况下转而主要采取“高筑墙”的封锁隔离措施。
图片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以军对加沙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军事行动,作为对哈马斯夺取加沙控制权的有限回应。
此后,以色列历届政府都以为在强大军力威慑和高科技隔离墙的保护下,可以对哈马斯高枕无忧了,逐渐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行动放松了警惕,也失去了掌控,导致在2023年10月7日被哈马斯突然一拳打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以色列人在历次战争和特种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情报能力曾经被世界传为神话,“摩萨德”的大名很早就在中国如雷贯耳,然而他们却在这轮哈以冲突中表现得狼狈不堪。
对于哈马斯的突然袭击没有预警就不说了,在随后的军事反击中,以军既不知道哈马斯高层人员的情况和位置,也不清楚人质都被藏在什么地方。这种表现说明以色列情报机构已经和加沙地带隔绝了,一无渗透,二无内线,三无持续监控,战事爆发才发现,自己原来对只是一墙之隔的这片高危地带毫无了解。
图片
以色列情报和特种行动研究所是以色列的国家情报机构,俗称“摩萨德”,与军事情报机构“阿曼”和内部安全机构“辛贝特”一起,组成以色列情报界的三大主要实体。一年要花掉数十亿美元经费的“摩萨德”,其格言“在没有指导的地方,国家会倒下,但在众多的顾问中,就有安全”,现在看起来像是个笑话。
由于缺乏精确的情报指引,强大的以军在加沙地带就像是一头闯入房间的瞎眼大象,把屋子里的东西砸了个稀巴烂也没找到香蕉在哪里。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色列正是因为犹太人所遭遇的“种族灭绝”暴行才得以立国,并且收获了人们的很多同情,但在强大起来以后,其内部的一些极端分子却以为世界可以接受他们对别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想法和行为,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图片
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隐约透露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心中的打算。左侧背景人物是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
反观以色列的对手哈马斯,当然也并不关心加沙地带民众的死活。哈马斯高层在策划和发动跨境袭击的时候,非常清楚这种行动不可能使以色列退缩,也非常清楚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民众大量死伤,数十年的建设毁于一旦,加沙人的生活陷入绝境,然而谁在乎呢?
哈马斯武装绝不会随便搞出这样一个震惊世界的恐袭事件,之所以费这么大的事,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获得巨大的利益,只是代价么,就只能由加沙地带的全体民众来支付了。
最后把诗圣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送给以色列,实在太贴切了!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