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放自动驾驶卡车编队高速测试,跟随车可无人

近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政策先行区正式开放智能网联重型卡车编队行驶申请,率先发布智能网联重卡编队管理细则,填补了领域内专项规范空白,为国内自动驾驶重卡企业自主探索编队发展路径提供管理支撑。企业申请获准后,其智能网联重型卡车编队将在先行区开放的高速公路上实现落地。
图片
相关研究实践证实,基于编队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跟随车风阻大幅降低可有效降低油耗,并且实现50%以上驾驶任务减免,进一步保障车队行驶安全与交通流量稳定。
此前,北京自动驾驶重卡等车型已经驶上高速公路进行测试。截至目前,示范区高速公路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里程超11万公里,支持开展的“通港达园”项目编队行驶里程超5万公里,有效验证了高速重卡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相关企业对实施编队测试验证与商业化探索提出迫切诉求。
北京市自驾办介绍,示范区坚持安全可控、循序渐进原则,在国内率先落实领航车协同决策下的重卡编队测试,充分覆盖组队、解散等典型情形,明确规划无人化技术验证与商业化探索双重发展路径,为充分释放自动驾驶编队效应,提供包容审慎的准入机制与管理保障。
据悉,企业获准开展自动驾驶重卡编队测试后,应确保具备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驾驶功能的领航车主驾有人,领航车通过无线通信与跟随车进行数据共享和协同决策。此次发布的政策支持重卡编队模式下测试、示范及商业化试点活动,从而为全面评估编队场景下能源消耗、通行安全、驾驶任务减免、交通运输效率等优势提供实践依据。
编队里的自动驾驶卡车内能否实现无人化?
图片
首批获准在北京开展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的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说,按照相关管理细则规定,目前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卡车编队前后车主驾驶位均需设安全员,后续政策将逐步有序推进编队后车从“主驾无人”到“车内无人”进程。
记者注意到,管理细则聚焦无人化技术验证需求,在满足主体、车辆、驾驶员、安全专员与远程平台等相关要求后,允许跟随车有序采取主驾有人——车内有人(主驾无人)——车内无人技术发展路径,并辅助验证企业重卡单车无人化稳定性与可行性。
“我们将以实现自动驾驶卡车大规模商业化为目标,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推动编队自动驾驶无人化发展进程,持续降低自动驾驶卡车物流成本,为自动驾驶专线物流提供有力保障。”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面向主线科技、卡尔动力等已在京津塘高速、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等具有一定编队行驶经验的企业,管理细则支持企业探索一辆领航车加五辆跟随车(“1+5”)编队模式,可由道路测试有序步入示范应用与商业化试点阶段,为相关企业推进规模化大宗商品编队自动驾驶运输提供管理支撑。
23日上午,自动驾驶企业主线科技也宣布,正式获得北京市首批智能网联重卡编队路测通知书,获准在京津冀区域测试道路合法合规开展高速自动驾驶货运编队测试工作。基于示范区管理细则,主线科技将在满足主体、车辆、驾驶员、安全专员与远程平台等相关要求下,探索“1辆领航车加5辆跟随车”的编队模式,有序推进跟随车“主驾有人——车内有人(主驾无人)——车内无人”的单车无人驾驶技术发展与落地,并从道路测试有序步入示范应用与商业化试点阶段,加快落地规模化大宗商品编队自动驾驶运输业务。
主线科技自动驾驶卡车车队正在京津冀区域(京津塘高速)、山东、内蒙古以及长三角等区域开展货运编队测试与示范运营,车型包括燃油重卡、氢燃料重卡以及纯电重卡。
“自动驾驶卡车编队技术是真正全局效率最优、成本最低的公路运输方案,已成为头部商用车企、物流企业竞相研发与布局的重要领域。”主线科技方面称。
企业申请获准后,其智能网联重型卡车编队将在先行区开放的高速公路上实现落地。市自驾办介绍,真实场景测试,有望释放企业产业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潜能,助力打造京津冀货运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