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人才招聘,延庆区人社服务助村民端稳“长城饭碗”

长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古迹,也是延庆区三张“金名片”之一。为了让长城沿线村民“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延庆区人社局在技能培训、人才招聘等领域持续发力,助力村民端稳“长城饭碗”,讲好长城故事。
长城文化产业培训圈,让村民技能提升、服务“出圈”
柳女士是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一名民宿接待人员,接待游客、陪伴游客爬长城、游石峡是她的日常工作。随着村里餐饮住宿产业日益完善,到村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如何更好地宣传长城文化、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成了柳女士的一大难题。困惑之际,延庆区人社局组织的鹊桥培训为柳女士进行了“充电赋能”。
“我参加了户外运动指导员的培训,老师讲解的帐篷组装、结绳技巧等内容对我来说特别有用,我带客人爬山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们讲解有关户外所需物资、安全防护的一些知识和技巧。这些内容一说就显得我的专业性强多了,和客人沟通的话题也多了。”提到培训,柳女士赞不绝口。
图片
5月14日,延庆区人社局举办户外运动指导员培训,吸引了不少人参与。延庆区人社局供图
据了解,延庆区鹊桥培训不断拓宽长城文化产业培训圈,积极联合八达岭镇政府,聚焦“吃、住、行、游”四个方面组织开展适合长城沿线劳动力的各类免费培训,助力大家提升职业技能,更好为游客服务。近年来,延庆区人社局积极服务北京石光长城民宿有限公司、八达岭文旅集团等36家企业,开展长城保护员、长城文化研学游、长城讲解员、民宿管家、户外运动指导员等18个职业工种培训4359人次,补贴资金414.67万元。
“人不缺了,我们经营更有底气了”
“我们现在招聘的岗位主要有收银员、咖啡师和民宿管家。每到节假日,来我们这儿吃饭住宿的游客数量激增,店里这些人员都非常紧缺。”石光长城精品民宿人事负责人于经理来到延庆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忧心忡忡地说。
石光长城精品民宿位于石峡关长城脚下,依托丰富的长城资源,在发展餐饮住宿的基础上,企业衍生出石光咖啡、石光长城文化书店等新业态,新的产业模块布局让企业出现“用工荒”。为助力企业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助推长城沿线村落民宿产业发展,延庆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安排企业服务专员,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助力企业破解用工难题。本年度,石光长城精品民宿已参加区人社局举办的现场招聘活动5次,收到意向简历38份,岗位空缺已得到及时补充。
“我们现在正式工有25人,其中本村或者附近的员工11人。每年举办‘长城脚下过大年’‘中秋拜月’等活动的时候,我们还得找五六十人的临时工。人保局给我们免费发岗位信息,我们还可以参加现场招聘会和求职者直接面试,很快就能找到人。人不缺了,我们经营更有底气了。”于经理笑着说。
图片
4月17日,延庆区人社局组织企业到沈家营镇举办送岗下乡招聘会。延庆区人社局供图
在长城脚下奉献青春力量
5月14日,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收到了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回信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乡村振兴协理员岗位的设置正是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基层输送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举措。延庆区已连续18年选聘累计2452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其中服务于长城沿线的应届高校毕业生135名,辛彤就是其中的一员。
毕业于北京城市学院的辛彤来到八达岭镇石峡村已有3年时间,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依托本村生态资源和长城文化资源,协助举办GO“兔”长城脚下过大年、八达岭石峡关谷环长城越野赛等各项文化活动、体育赛事、民俗汇演系列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体验游览的同时促进了村内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增收,在广袤的长城脚下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据悉,为了保障乡村振兴协理员切实在长城沿线村落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延庆区人社局严把“入口关”,选聘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基层情怀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协理员队伍。同时,结合八达岭镇各村发展现状、主导产业特点及资源、地理优势等,将旅游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畜牧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到岗。把好“能力关”,组织乡村振兴协理员接受岗前培训,讲解基层情况、未来发展规划、农村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种种问题,教育引导大家扎根延庆乡村振兴实践,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田间地头的“大课堂”,用实际行动讲好长城故事、弘扬长城精神。
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石峡村人,现在在我们村到帮水峪这段公路上打扫卫生。在家(附近)打扫个卫生就能有五险一金,既保护了我们长城这一块儿的环境,还能获得稳定的收入,这日子过得可有奔头了。”石峡村村民谢东平原是低收入户中的一员,2018年被招用为本镇的公共设施维护员,从事公路卫生维护工作。六年来,她奔走在石峡村及周边的大街小巷和公路小道,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带来洁净。
面对想要就近就地就业且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延庆区人社局积极同乡镇街道对接,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近年来,延庆区人社局与八达岭镇积极对接,开发公共设施维护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养老助残员等社会公益性岗位62个,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53人。
据悉,延庆区人社局今年以来受理了八达岭镇辖区254家企业1084人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申请,累计拨付岗位补贴363.6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076.01万元;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598人次,累计帮助595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31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参保。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通讯员 赫瑞杰
编辑 陈静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