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教育家精神 携手高校分层分类培育骨干 杨浦区持续开展“强师”实践培育高质量教育人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随着教育家精神的倡导,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杨浦区持续探索教育人才队伍培养的变革与创新通过党建引领、依托高校、项目驱动等方式,推动师资队伍不断成长。昨日,由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主办的第三期“创智·登峰大家谈”活动在杨浦区教育学院举行,会上发布了“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总结了教育家精神引领杨浦教育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经验。
图片
图说:杨浦持续实践教育人才培养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卜健介绍,应对时代与变革的双重挑战,杨浦教师队伍围绕“教育家精神”和“课程变革行为”两大重点设计特色项目,提升师资水平。以《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区域转化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六观—三素养”——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科观、学生观、管理观,及师德素养、教学素养、教管素养。并确立形成于漪教育思想区域转化与应用的理论基础、模式与路径、顶层设计、实践样态和实践范式。
同时,杨浦推进登峰计划,从课程、论坛、评价和宣传四个角度,构建“名师领衔、梯度发展、人事协同、涌动发展”教育人才发展的共力模式。
图片
与高校携手共同分层分类培育教育人才,聘请高校教师指导科研课题、共同研发课程,多渠道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依托高校推进五育融合研究,与复旦大学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研究,同济一附中与同济汽车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等学院共同建设劳动育人一体化课程;财大附中在财大支持下建设财经素养培育特色课程体系;上音实验与上音合作开展民乐、管乐艺术特色教育;体院附中与上体合作搭建了体育人才培育的独特路径等。会上,首批杨浦基础教育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启动。杨浦区依托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对杨浦基础教育人才开展联合培养,并聘请同济大学5位专家担任杨浦高级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铁岭中学、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上海市十五中学的科学副校长。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