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三角洲首次发现世界珍禽黑脸琵鹭繁殖

近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张树岩在繁殖鸟类专项调查中,首次发现世界珍禽黑脸琵鹭筑巢繁殖。自5月7日首次发现黑脸琵鹭正在孵卵以来,科研人员连续开展了监测,目前,该巢已经成功出壳两只幼鸟,成鸟正常喂食,幼鸟身体健康,长势良好。
图片
科研人员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记录到筑巢繁殖的黑脸琵鹭。(张树岩 摄/光明图片)
黑脸琵鹭,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与其近缘种白琵鹭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并常混群栖息,野外观测难度较大。本次发现的黑脸琵鹭繁殖巢,位于保护区湿地修复区的芦苇沼泽中,在巢址周围另有50余巢白琵鹭、20余巢大白鹭和苍鹭等同时繁殖。
黑脸琵鹭系我国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等级。最新公布的2024年全球黑脸琵鹭同步普查结果显示,该物种的全球种群数量为6988只,较去年有小幅增长。
黑脸琵鹭以往仅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附近海岛有繁殖记录。随着野生种群数量的增多,黑脸琵鹭的繁殖生境扩展至河口三角洲的淡水沼泽湿地,其繁殖地的分布纬度也进一步南移。本次发现,对于黑脸琵鹭的保护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谭 通讯员王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