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良朴“笔端默与天地参”开展!看,大腕和他的朋友圈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竺可怡 雷安琪
5月22日下午,湖北图书馆一楼,“笔端默与天地参——京津巨擘贺良朴书画及馆藏文献精品展”正式开展。
贺良朴为湖北蒲圻人,字履之,别号南荃居士,年少时随堂伯父、工部尚书贺寿慈入京学习诗画,后来成为京津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近代画坛有“南吴北贺”“北贺南齐”之说,其中“南吴”指吴昌硕,“南齐”指齐白石,“北贺”所指的,则正是贺良朴。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京津画坛巨擘、近代美术教育先驱,贺良朴的作品以笔意疏朗、用色内敛为特色。他提倡“精研古法,博采众长”,恪守中国传统画法,汲取中国画的艺术精华。在他的画作中,诗书气息浓郁,粗笔山水墨趣盎然,细笔山水颇有古意。
本次展览以“笔端默与天地参”为主题,体现了他“师古能化”的艺术主张,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值得一提的是,贺良朴与画坛名宿林琴南、吴观岱、齐白石等人相往交好。从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不少作品、资料中,能看到贺良朴与各界名家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往来,这些细节也给静态的作品赋予了生动鲜活的气息,故事感满满。
【碧树鸣风涧草香】
图片
碧树鸣风涧草香(1908年)
“碧树鸣风涧草香,绿荫满地话偏长。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
这件作品,画作笔法优美,题诗意境丰满。贺良朴诗词功力深厚,从他的作品中,不难感受到他高雅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传统中国画诗画一体的特质。贺良朴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罗建斌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齐白石曾题跋“履之先生吾之良友也,工诗文,故画山水纯带书卷气,花果亦古雅,脱尽画家习俗,吾自相与比较之,不觉惭然也”,就是在赞美贺良朴的作品无论山水还是花果,都自带书卷气,清新高雅。
齐白石比贺良朴小三岁,二人自相识之后就成为了好朋友。在齐白石为贺良朴所画的扇面上,齐白石还写上了“老贺勿骂笔墨粗索也,即请正之……”,可见在贺良朴面前,齐白石也会谦逊地直言自己的作品“比较粗”,不如对方细腻、文雅。
【梧桐雁来红】
图片
梧桐雁来红(1927年)
这件作品是贺良朴为余戟门所画。余棨昌,字戟门,是著名法学家,清末曾任大理院少卿,1914年时曾任北京大学法科学长。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瓷器玩家,曾以西山一座园子换一对瓷杯而轰动一时。他是贺良朴在“宣南画社”的社友。
【春溪散牧图】
图片
春溪散牧图(1916年)
“桃花簇簇柳丝丝,散牧郊原水草宜。我自田间知汝苦,含毫不写驾犁时。”“近水遥村处处春,牧童游戏任天真。调禽弄笛浑闲事,怕有高歌扣角人。”
这件作品在画面中铺陈出开阔的视野,人物与动物的描绘则笔法细腻,再配上诗句的加持,呈现出生动的乡村图景。在错落有致的山水之间,牧童放着牛,恬静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件作品是贺良朴画作中的精品之作,观者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他“既重视生活又不拘泥于生活”的艺术特色。
【风雨归舟】
图片
风雨归舟 履之画佩衡题(1930年代)
这幅作品的题款人胡佩衡,曾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画师,他曾受教于贺良朴。贺良朴为胡佩衡的《山水入门》作序,贺良朴的山水画《春溪散牧图》曾被胡佩衡收藏,并作为范画编入《我怎样画山水画》。
【诗词手稿与珍贵照片】
图片
贺良朴诗词手稿《南荃诗词初草》(1920年代)
图片
北京艺专合影(1927年)
罗建斌介绍,本次展览所陈列的展品中,还有不少贺良朴的手稿,有诗词,有剧本、信札等,内容相当丰富。在展品中有一组老照片,其中包括1920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师生合影,在这几张照片中,坐在前排正中的就是贺良朴。
展览中还有一张1927年北京艺专师生的合影。1926年林风眠创建北京艺专,聘贺良朴为教授。在这照片中,坐在前排正中间的为当时的艺专校长林风眠,坐在林风眠右手边的则是贺良朴。罗建斌指出,这些珍贵的照片资料,足以说明贺良朴在北京画坛、在美术教育界的重要地位。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3日,广大市民可赴湖北省图书馆一楼2号展厅,免费观展。
(图源:通讯员提供、极目新闻记者陈凌燕摄)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