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留学生,选择“润”回国了

图片
《令人心动的offer2》中的嘉宾王骁近期发帖表示自己30岁选择到华尔街闯一闯。
图片
王骁的选择是大胆且冒险的,而且和当下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直以来,通过留学获取工签最后移民,是很多留学生的发展路径。
但是近年来这一路径却发生了新变化,在最近出炉的中国留学生就业报告中提到,留学生近九成回国就业。
这届留学生为什么放弃“润”出国,选择回国就业?
01
超九成留学生回国发展
近日,领英发布的《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近九成的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倾向于回国寻求职业发展,这一比例相较于去年翻了一番。
2023年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发展的比例高达84%,这一数据在2022年仅为32%。
2022年意向毕业后留在海外求职的中国留学生比例为37%,2023年这一比例急剧下降至3%。
图片
此外,80%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进入就业市场,深造意愿大幅下降至7%,有创业意愿的留学生仅有2%。
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背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由此可见,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并非仅仅是出于经济和未来发展上的考虑,更多的是受到国内文化和氛围的吸引。
图片
调研进一步揭示,尽管大部分留学生面对回国就业依旧迷茫和焦虑。
但有66%的留学生认为回国就业自带优势,55%的留学生对国内就业持乐观态度。
在就业选择的考虑上,高达74%的归国留学生将薪资与福利待遇视为择业的首要考量;
图片
长三角成为成为留学生首选的就业地点,其次是京津和粤港澳大湾区,留学生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当地提供的就业机会以及家庭因素。
回国求职的留学生倾向于成长潜力高、技术驱动及创新导向的行业。
高科技/互联网、金融服务&保险、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是留学生归国就业的三大热门选择。
由此可见,中国留学生对回国就业充满希望,留学生回国就业已成新的趋势。
02
“润”得出去,留不下来
一直以来,通过留学“润”出国的中国学生不在少数,但如今“润”出去了,留不留得下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这段时间,各主流留学国家的签证政策都呈现一种“紧缩”现象。
4月底,美国移民局发布了2025财年H1B抽签结果,2025H1B总提交数为479,953份,有效注册数为470,342份。
最终中签数为120,603,中签率为25.64%,远低于此前预测的30%。
图片
美国当地签证机构预测,从注册数量与签证配额的比率统计来看,每个符合资格的H1B名额中签率仅为17.7%,远低于前几年。
图片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中签率大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即便是STEM专业的学生拥有3年OPT想要中签也是难上加难。
曾经科技巨头是帮助留学生解决移民问题的主要雇主。
但是最近Google、Meta、Amazon等科技名企纷纷爆出取消绿卡的PERM申请的消息。
传统的“润”路径是留学——H1B——职业移民EB2,如今H1B和职业移民EB2都出现问题,中国留学生“润”美国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图片
中国留学生的第二大留学目的地英国的工签新政策改革从去年年底就开始预热,直到今年的4月份正式公布。
在新政策中,申请工签的最低要求从26,200英镑提高至38,700英镑,对留学生来说,申请难度变得更高了。
因为满足38,700英镑起薪且大量招收留学生的企业,主要是四大和八大投行。
四大的应届生薪资基本在29k-34k的区间,即使应届生可以按照70%薪资门槛计算。但是部分职位的薪资距离申工签的门槛还有一定距离。
图片
最近,就连加拿大都开始改革工签。
一直以来,加拿大的国际留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获得开放式工作签证PGWP,如今移民部长马克米勒将矛头直指毕业生工签政策。
图片
加拿大工签改革的重点在于:工签时长和所学专业挂钩;STEM和医疗保健类专业可以延长工签时长;鼓励留学生选择那些更符合加拿大经济需求的专业...
今年2月,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宣布2024年移民配额削减25%,当地在去年就已经限制了部分专业的学生获得工签。
图片
简单来说,想要通过加拿大留学拿到永居的同学,恐怕要梦碎了。
其实不只是美英加对工签改革,澳达利亚、新西兰等国同样出台收紧工签和移民政策,加大签证申请难度。
这届留学生想要“润”出去,留下来都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退一步来说,即使成功拿到工签或者永居,留学生也要面对难以融入的主流社会,成为“二等公民”的处境。
亚裔在各种场合遭遇歧视,在职场上被打压,在升职方面有玻璃天花板等潜在因素,这些都是留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03
回国就业性价比更高
谢菲大学和英国数据提供商Luminate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大多数留英的中国留学生都会选择毕业后回国。
报告还发现吸引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是:可以利用留学身份,落户一线城市享受利好政策。
图片
留学生这个身份,回国就业确实能够获得各地政府的福利待遇。
比如世界大学排名Top 150院校的硕士回国,在深圳南山区工作满一年后,可获得3万生活补贴,留学生落户0门槛。
世界大学排名Top 100院校回国的留学生,在上海虹口区将会提供租房补贴;Top50院校毕业的留学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不仅落户有保障,针对留学生购房、创业、买车等都有各种各样的优待政策。
即使国内就业环境还没有恢复至疫情前,但留学生身份对企业依然有强大的吸引力。
2023年猎聘公布的留学生就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海外人才优先职位增长了12.37%。
招聘平均年薪也高达26.57万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留学生对薪资的预期。
图片
近年来,留学生群体也出现了“考公热”“考编制热”。
从去年开始,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四川等地面向留学生都开放了定向选调,对于考生来说竞争更小、发展前景更好。
图片
留学生这个身份,在国外可能是“二等公民”,但是在国内却是香饽饽。
回国就业不仅可以享受到诸多福利,未来的发展也更好,还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和熟悉的生活环境。
而且在国外各种矛盾尖锐,一触即发,动不动就是枪击案,这类安全问题在国内几乎可以忽略。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将出国留学作为跳板,最后选择回流国内就业,这不仅是出于现实的考量,更是出于情感的需求。
图片
目前留学生回国就业趋势明显,留学生对国内就业态度乐观是不争的事实。
一直以来,留学生回国都会被污名化,认为他们是没本事待在国外才选择回国。
但数据清楚地道出了真相,回国就业是留学生们的主动选择,而且目前已经成为第一选择。
不是海外待不住,而是国内的发展更吸引,更值得。
国内国外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这是因人而异的。关键是在于能够认清自己的处境,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做出自己的选择。
当前的趋势,对于留学生来说绝对是利好的消息,拥有海外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可进可退。
无论是选择国外还是国内,我们都拥有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