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外长会,印度派的不是外长,王毅见了其余5国,唯独没见印度

一年一度的上合组织外长会议,正在哈萨克斯坦如火如荼地举办中,与会各国基本都派出了外长参会。然而,作为成员国之一的印度,却派了个生面孔出席。在此情况下,一天连见5国外长的王毅外长,唯独没见印度。
图片
上合组织外长会
近日,王毅外长奔赴哈萨克斯坦,参加本年度的上合组织外长会。在会议开始之前,王毅外长先在一天之内,连续见了5个国家的外长。巧合的是,这些国家的外长,基本都对中国有事相求,对中方的态度也相当积极。
首先,王毅先和本次会议的主席国,哈萨克斯坦外长兼副总理努尔特列乌进行了会晤,这已经是双方在两个月之内的第二次会面了。当着王毅的面,哈外长直接表示,加强对华友好是哈萨克斯坦的外交优先方向。
此前,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还特意接见了王毅外长,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间运输走廊建设的战略对接“相当上心”。
紧接着,在与俄外长拉夫罗夫的会晤中,王毅与拉夫罗夫针对深化中俄关系,和高层互动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团结上合组织的重要性,王毅也进行了详细说明。毕竟,作为上合组织的核心成员国,中俄的定调对上合组织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随后,当着白俄罗斯外长阿列伊尼克的面,王毅直接将两国关系称为“铁杆兄弟”,这对于想在上合“转正”,并加入金砖的白俄而言,无疑是一剂“定心针”。而两国外长的沟通,也为之后的转正流程先奠定了基调。
图片
王毅会见白俄罗斯外长阿列伊尼克
至于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最想和中方谈的重要问题,自然就是中吉乌铁路的最后协调和开工问题。毕竟,对于三国而言,这条铁路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与各国外长分别谈话后,王毅外长还出席了次日的上合组织外长会。在外长会上,王毅外长提出了4点,有益于上合发展的建议。其中,王毅外长特别呼吁成员国,应保持战略自护、团结与合作,绝对不允许外部势力,将该地区变成所谓的“地缘政治舞台”。
同时,王毅外长还表示,上合组织国家始终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中方愿意与各国一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番发言也获得了在场各国代表的一致赞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王毅几乎和所有与会国家,都进行了一轮对话,但却独独没有和印度代表进行单独会晤。而印方近段时间对上合组织一些事务的态度,也不甚积极。
这一次,在上合的正式成员国中,只有印度没有派外长出席,反而派了一位经济关系部的部长。而对于印度方面“搞特殊”的行为,中方也并不打算给面子,直接绕过了印方。
实际上,这也不是印方第一次在上合内部“摆谱”了。例如,上个月月底的上合防长会,印方也没有派防长参加。当时参会的中国防长董军,也与此次王毅的选择一样,直接绕过印度,与其他参会国家的防长,都进行了单独的会谈。
图片
印度防长缺席上合防长会
另外,去年印度还刻意将上合峰会改成“线上”开,而对于G20峰会,却是“大办特办”,印方的种种行为都在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印度并不重视上合组织。在上合峰会期间,各成员国还发表了联合宣言,但其中涉及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部分,获得了6个国家的支持,唯有印度拒绝在这一宣言上签字。
其实,联系到这次印度外长不来参加上合外长会的进展,印方此举更像是在给中国找不痛快,也想借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中国“掰掰手腕”。要知道,近几年,中俄两国的反恐合作,都是在上合框架内实现的,自认为是“大国”的印度,基本插不上话,这自然引起了印方的不满。
毕竟,在印方眼中,上合组织已经成为莫迪政府用来包装自己的“工具”。另一方面,在金砖框架中,印方却又相当积极。在中俄联合声明发布后,莫迪政府立刻站出来表示,印方已经准备好参加今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主办的金砖峰会了。显然,莫迪政府是想借着这一机会继续给印度“贴金”,和中国争一争影响力。
不过,印方对于中国的挑衅行为,还不仅体现在外交领域。近日,印度海军东部舰队的3艘舰艇,已经停靠在菲律宾马尼拉港,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期间,印菲双方军队还打算进行各种“互动活动”和所谓的“海上伙伴关系演习”。
图片
印度军舰前往菲律宾
印度海军东部舰队司令丹哈尔声称,“印菲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在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秩序方面”。上个月,印度还向菲律宾运送了首批“布拉莫斯”导弹。这种种举措都显示出,印度和菲律宾军事关系,正在进一步加强。
除了加强与菲律宾的合作之外,在中菲南海争端不断的情况下,印方此举显示是在火上浇油,想进一步扩大矛盾,并运用“借海制陆”的方式,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
实际上,印度把中国当作“假想敌”和对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和中国“竞争”,印方在亚太地区和东盟国家中,已经进行了全方面的布局。
然而,不管是在上合、金砖中不断“周旋”,还是在南海问题上彰显“存在感”,印方都无法动摇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印方此举反而会暴露印方的狭窄胸襟。印方真正应该做的,是早日认清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歪门邪道,脚踏实地地用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的发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