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彭楼中学400名师生到尼山圣境开展研学行

 “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5月22日,枣庄市台儿庄经济开发区彭楼中学400余名师生伴着初夏的晨曦开启台儿庄-尼山圣境书香研学行。
图片
研学第一站,师生们一行来到孔子博物馆。在宽阔的展厅里,同学们欣赏了短片《大哉孔子》,短片用精炼的概述了孔子的生平和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传统的文化精髓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示出来,带给同学们强烈的震感。
随后,同学们跟随研学导师,参观了馆中的展品。“商代兽面纹铜鼎、战国黄玉马、明代孔子燕居像、孔子讲学图轴”等一件件历史文物,无声的向同学们讲述着曾经发生的故事,研学导师详细生动的解说让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收获。大家边参观,边听,边记录,生怕漏掉一点儿知识,随着参观的深入,同学们的记录本上已经记满了好几页,里面既有历史典故,也有人物故事。同学们用好学的精神和良好纪律赢得了馆内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将中国古老的传统礼仪根植于每个学生心灵深处,下午师生们来到了尼山圣境。特地为师生们举办了主题为“礼拜孔子,尊师重道”的“拜师礼”仪式。“拜师礼”是古代学子向师长虔诚致敬的规范礼仪,是尊师、敬师的崇高礼节,既表达了对至圣孔子的感恩之心,也承载了厚重的当代师生情怀。
图片
此次拜师礼,严格按照古代拜师礼的程序、制式、规格进行再现、体验,整个仪式包含行扫除、整衣冠,全体礼拜、主祭献礼等内容。在整个“拜师礼”的过程中,庄严、肃穆的气氛让现场所有的师生完全沉浸其中,每个人的思绪都仿佛回到了2500多年前,每个人都仿佛站在活着的万代师表面前,静心低首、聆听教诲。
图片
穿越千年,在尼山圣境体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登阶大学之道,一步一阶,感悟学问由浅入深,遁入仲尼之门;正身静坐,手读论语,在一笔一划中领悟圣人哲思;听七十二贤廊传来的雅乐之声,在中国传统器乐的袅袅乐音中追寻内心的平静。在情境式研学中,端正学习态度,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明礼生活。进行了《秀才来了》NPC互动环节,彭楼中学的学子们和外国友人一起进行了互动,共同探讨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魅力,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在世界的魅力和影响。观看了大型沉浸式节目灯光秀和高山仰止。参观中,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去探访、观察,去了解,去思考所蕴含的中国儒家文化的独具魅力并沉浸其中。让同学们与圣贤共鸣,与历史对话,徜徉在厚重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里,畅游在历史文化长河中!
图片
本次尼山圣境研学之旅,让同学们用实践的方式获得了不一样的中国儒家文化体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生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明白老师在学习生活和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懂得了心存感恩、规范言行、铭记礼仪、品行端方,增强了中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李瑞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