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脂的三个误区,您了解几个?

血脂就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血脂都是不好的?
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
.......
这些对血脂的误区
您了解多少?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及《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相当于每3~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脂患者!
图片
血脂都是不好的?高血脂到底有哪些危害呢?今天,小编与您聊聊关于血脂的三个误区。
误区1血脂就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大家通常认为,血脂就是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实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图片
人体的甘油三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食物摄取的外源性甘油三酯,如果饮食摄入过多脂肪,可导致外源性甘油三酯增多;另一个是肝脏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肥胖、脂肪摄入过多、缺乏运动、饮酒、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会导致内源性甘油三酯增多。
胆固醇是体内最丰富的固醇类化合物,除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以肝、小肠为主,其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占人体总胆固醇的70-80%,而外源性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胃肠道的吸收,约占20-30%。
图片
血脂报告中的胆固醇,其实是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的产物。由于胆固醇属于脂类物质不溶于水,因此在血液中会与载脂蛋白、磷脂、甘油三酯结合形成外壳呈球状微粒的脂蛋白进行运输。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
误区2血脂都是不好的
血脂异常虽有危害,但也无需“谈脂色变”。其实,血脂也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图片
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能量银行”,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人体每天所摄入的能量中,大约有20%来自于甘油三酯,当人体摄入的糖分过多时,大部分也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并储存起来。同时,甘油三酯还是人体的骨架支撑,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甘油三酯还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原料,当机体缺乏时会导致皮肤炎症、抵抗力下降,并且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
图片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占质膜脂类的20%以上。胆固醇也是人体激素重要的合成原料,如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对维持生命、调节性功能、免疫调节以及机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胆固醇能辅助合成胆汁酸和维生素D,协助人体脂质代谢及骨骼健康。
误区3血脂异常没症状,不需要治疗
血脂异常,大多时候悄无声息,这个无声的杀手却能悄悄“糊住”您健康的血管,多种心血管病也会接踵而至,甚至会致残致死,危害身体健康。
图片
甘油三酯增高容易导致血液粘滞及微血栓形成。同时,患者易出现脂肪肝及胰腺炎,导致严重致命性疾病。
胆固醇中,最“著名”的就是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运载的胆固醇,被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一种“好”的胆固醇,可以降低冠心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由低密度脂蛋白运载的胆固醇,被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一种“坏”的胆固醇,可以增加冠心病发作和脑卒中风险。
图片
胆固醇水平增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水平增高,通过血液循环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终会形成心脑血管事件。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显示,全球超过50%冠心病的发生与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因此,面对血脂异常这个无声的杀手,更需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优化治疗,保障生命健康安全 。
本文作者
朱舒舒
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