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同居变地狱,女子提出分手竟遭男友暴力报复

图片
5月19日,韩国一位不愿透露全名的27岁李姓女士,分享了她的故事,揭示了当她决定与原计划共度余生的男友分手时,未曾预料的恐怖经历。同居生活从甜蜜转为压抑,每当她在手机上输入文字,男友便疑心她与其他男性联系,甚至禁止她单独外出购买咖啡,声称此举潜藏风险。
李女士最终鼓起勇气提出分手,却未能逃脱暴力的阴影,她的面部因此留下了淤青。在韩国,"安全分手"这一概念正日益成为女性间讨论的焦点,反映出当前社会中亲密伴侣暴力、跟踪乃至谋杀事件的惊人增长。
网络社群中,关于如何在无惧威胁下安全结束恋情的策略讨论热烈,其中不乏诸如“认真请求男友帮助偿还债务以降低分手后的潜在报复风险”这样的建议。
朴佳恩,一位24岁的首尔设计师,透露包括她自己在内的许多女性在恋爱关系中会谨慎保护个人信息,尤其是家庭地址,以防分手时避免家人无辜受累。“这是为了确保,若有一天我们必须分开,他们不会将怒气转移到我们的亲人身上,”朴佳恩解释道。
随着近期一系列针对女性的骇人听闻的亲密伴侣凶杀案震动全国,"安全分手"这一理念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月初,一名25岁的医学生因涉嫌在首尔南部一建筑物屋顶刺死女友而被捕,供认自己因对方提出分手而策划了这起谋杀。
去年12月,另一桩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例是一名年逾五旬、持有美国律师资格的男子,被控在其位于首尔的家中使用钝器击打并勒死妻子。这对育有两子的夫妇正处于离婚诉讼的分居阶段,悲剧发生于妻子前往丈夫住处取回女儿物品之时。
专家指出,此类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根源在于一种普遍观念,即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视作“男子气概”的体现。国会研究服务处的专业研究员许敏淑强调:“在遭遇分手时,这些男性选择了暴力而非正常的悲伤处理方式,如痛苦、歌唱或饮酒。”
据韩国妇女热线整理的媒体报道,去年至少有138名女性死于伴侣之手,另有311名女性遭受亲密伴侣的谋杀企图。警方数据揭示,因约会暴力被拘捕人数也在激增,2021年达到13939人,比2020年增长了55.7%。
许敏淑指出,这种行为背后的逻辑是将伴侣视为财产,而非平等个体,从而在分手时感觉丧失控制权,进而产生“惩罚”对方的冲动。
韩国女性热线的咨询师朴艺琳揭露,社会倾向于将伴侣间的暴力视为私事,这不仅淡化了问题的严重性,还促使受害者自责。她提到,有些来电者即便没有遭受显性的身体暴力,也会询问是否能得到帮助,因为他们意识到言语侮辱和控制行为同样构成暴力。
朴艺琳指出,热线接到的求助中,超过半数与前任或现任伴侣的暴力行为相关。尽管如此,约会暴力目前仅作为袭击或敲诈处理,往往无法违背受害者意愿进行惩罚。
虽然有立法者推动修改家庭暴力法,将约会暴力纳入其中,许多专家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现有法律体系本身就已过时,亟需改革。韩国女律师协会特别指出,现行法律的漏洞使施暴者得以逃避应有惩罚,或通过治疗计划减轻罪责。
“法律条文尊重受害者对是否追究施暴者责任的意愿,但这在实践中可能对受害者不利,”许敏淑解释说,尤其是在未主动提起离婚诉讼的情况下,受害者可能会因施加于加害人的罚款或惩罚而承受额外负担,导致许多受害者放弃追诉或减轻对惩罚的诉求。
此外,跟踪行为已实现无需受害者同意即可进行法律制裁,相比之下,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变革进展缓慢。
新提出的法案旨在惩治约会暴力行为人并保护受害者,但在界定“约会关系”及政府干预家庭暴力的适宜程度上存在分歧,因而尚未在国会通过,朴艺琳补充说明。
专家一致认为,仅依赖法律手段远不足以根治问题,改变始于社会观念的转变,需要从小培养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和健康的交往模式。
“社会认知的变革是首要步骤,它将促进对这类问题的深入理解,并推动相应政策的出台,”朴艺琳强调。她遗憾地指出,“安全分手”一词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对政府保护她们免受暴力侵犯能力的普遍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