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投入千万建起高原堤坝:终结百年水患,守护一方沃土

编者按
壤巴拉的风啊,轻吻瓯江潮……
杜柯河的水啊,有逆行者足迹……
这是温州鹿城和阿坝壤塘的山海约定。
从东海之滨到川西高原,相隔2300公里漫漫路途,相距3200米海拔落差,却因对口支援而紧密相依。2021年,第三轮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温州援派干部和专技人员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浙川两地交流,助力壤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一轮对口支援即将收官,但“鹿壤情援”不止步、无止境。温州都市报全媒体采访团队日前走进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推出“山海经”系列报道,展现温州援壤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描绘“悬天净土”的美好画卷。
图片
5月的温州,气候宜人,处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壤塘的则曲河两岸,山峦上仍覆盖着皑皑白雪。
源自雪域高原的河流,一路蜿蜒向东,从河岸边一幢幢橙红色屋顶的藏族民居旁流过。伊根门多村的村民门准走在温州援建的河堤上,眺望着远处的雪山,向记者讲述着村民和河流的故事。这条困扰了他和先辈上百年的河流,如今成了他眼中的一道风景。
1100万元 温州资金援建河堤项目
则曲河发源于壤塘县东北部,是大渡河的重要支流。它在流经中壤塘镇伊根门多村时,留下了一片宽广的河滩。
图片
在高山耸立、峡谷纵横的高原地区,这是一片宝贵的沃土。种在河滩地上的青稞、土豆,产量总是更高。门准记得,从他爷爷那辈起,他们家就在河滩谋生活。过去上百年间,人与河流的“河滩之争”曾反复上演,最终常常是河流卷走农作物,甚至冲毁房屋。
图片
站在新建的河堤上,眼前的这条河流,水面不过二三十米宽,河底的鹅卵石粒粒分明。“枯水期就像一条普通的溪流,到了雨季,则曲河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中壤塘镇副镇长宛建元指着堤坝内的几户民居回忆道:“以往夏季河水暴涨时,水面能有200多米宽,沿岸许多村民的房子经常受灾。”
谈起前些年遭遇的洪水,门准心有余悸。“夏天,水大得很,有的房屋都被冲坏了。”操着磕磕绊绊的普通话,门准连比带划描述着几年前的一次水患,当时洪水冲走了他家的厕所,还灌入了家门。他连夜带着家人转移到附近的坡地上,在帐篷里度过了狼狈的一晚。
门准至今还留存着洪水袭来时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记者在他的手机上看到,往常的潺潺流水在那时变成了滚滚浊流,裹挟着木板、泡沫等各类杂物席卷而来,又向下游奔涌而去。
图片
在当地村民的申请下,壤塘县在2022年正式启动了河堤建设项目,其中温州援建资金投入1100万元。
400亩地 一道河堤造就一方沃土
生活在则曲河边的伊根门多村村民有30多户、近200人,他们常年受洪水侵袭。宛建元说,温州援建的河堤不仅修整加固了原有的1公里河堤,还新建了2.2公里堤坝,彻底消除了洪水隐患。
期盼多年的河堤项目启动后,门准一家更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项目施工。为了方便施工车辆往来、停放以及建材堆放,他们主动腾空了大片已经种上了青稞的河滩地,将土地无偿让给施工队使用。
图片
尤为难得的是,堤坝建设将永久占据部分村民的田地,同样得到了他们的配合。“堤坝全线经过10多户村民的田地,他们没有向政府部门要一分钱的赔偿,只希望工程能够早日完工。”宛建元说。
“拿出这么一点土地,是应该的!为了我们的安全,温州的亲人出钱出力支持,我们自己更要行动起来。之前没有堤坝,我们一家人住在这里,总是提心吊胆。”门准一家有200多平方米田地被堤坝工程征用,在他和邻居们的全力支持下,堤坝项目推进顺利,在2022年年底提前完工。
随着堤坝顺利合龙,伊根门多村又增加了近400亩宝贵的可利用土地。“河滩地过去因为洪水泛滥,难以利用,只能零星种些庄稼。”伊根门多村村干部刚莫说,他们全村原有平坦田地只有300来亩,这条堤坝直接让村里的田地面积翻了一番多。
100万元 村集体收入有望翻两番
去年夏季,伊根门多村村民在堤坝的保护下度过了一个安稳的汛期。与此同时,堤坝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已开始显现。
沿着堤坝向则曲河下游走去,堤坝内一大片黑色的沃土引人注意。“去年我们平整出110亩滩地,全部种上了百合,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收入。”刚莫说,此时还是壤塘的冬季,地里只有去年残留的百合枯枝,再过几个星期,等到气温回升,百合会再度发芽开花。
壤塘县农业农村局不久前邀请四川农科院专家前来指导。“专家查看后发现成活率达到了75%,长势也特别不错!”刚莫说,百合要经过三年生长才能上市,高原百合的品质更为出色,每公斤市场价近50元,明年收获时亩产预计可以超过1000公斤,“除掉各种成本,至少能给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是目前村集体年收入的4倍多。”
图片
在百合收获之前,许多村民已经通过参与平整土地、除草施肥获得了劳务收入。“我们邀请留守的老年人、妇女以及脱贫户来打理百合,每天可以收入100多元。等到百合收获后,每位村民还能获得一笔分红。”刚莫说,今年村里将继续修复剩余的滩地,计划种植当归等中药材。
包括则曲河河堤项目在内,过去三年间,温州累计投入援建资金4215万元用于壤塘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昂柯村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上杜柯乡道路提升改造、南木达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项目,壤塘几乎所有乡镇都能见到温州援建的项目。”温州驻壤工作队队长,壤塘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松泉说,这些项目目前累计撬动配套资金超亿元,有力带动了当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