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交付85架飞机,被中方拦了一下,C919的苦西方也该尝一尝

从20世纪后期以来,波音和空客这两家公司,就几乎垄断了全世界大型民航客机的生产和销售,这也就导致中方在和其做生意期间,主导权都是在对方手中的。而近段时间以来,情况却出现了转变。
日前,波音公司就放出了一个消息,称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对驾驶舱内的语音记录器电池发起了审查,所以该公司原本计划在近段时间向中国交付的飞机,都被推迟了。并且中方这边还没有给出确定交付的时间。
图片
(波音向中方交付客机进程遇阻)
此外,波音内部人员还透露称,当前中方审查的是一套25小时的CVR系统,这套系统比早前的那般存储了更多的数据,当下已经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欧洲监管机构的认证了。
从该公司去年年底的一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当下其共有140架737MAX8飞机的库存,其中85架都是中国客户的,但是截至4月底,波音才共向中方交付了其中22架,最近几周由于等待审查,都没能向中方交付任何新飞机。
对于此次审查要持续多长时间,波音员工也表示尚不清楚,但是其认为,这必定会对波音原本定下的,在年底前交付大部分飞机的目标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实,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拦了波音一把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
首先就是近段时间波音事故频出,光是三月份就发生了四起安全事故。比如说起飞时轮胎掉落、飞行过程中应急门脱落、引擎在空中起火等等。并且前段时间,美国联邦航空局就对我国要接收的这款波音737MAX系列进行了审核,发现89项内容中,有33项都不合格。
图片
(阿拉斯加航空波音737MAX9型客机的机身上出现了一个开口)
而此次我国要严格审查的这个驾驶舱内的语音记录器电池,实则就是我们平常叫的“黑匣子”。其能记录飞机驾驶舱内的声音,包含飞行员的对话、飞机操作声音以及任何警报声等。在发生航空事故或严重事件时,调查人员就可以利用CVR记录的信息,来还原事件发生前的情况,帮助找出事故原因。
所以,中方对这一产品严格审查,就是要确保这些记录器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工作。提高飞行的安全,确保在必要时能够准确快速地找到事故原因,进而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其次,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飞机发展迅速,在民航客机市场上的主动权,已经逐步回到中方手中了。
截至当下,我国C919已经累计获得了30多家客户超一千架订单了。如今我国正不断加大产能建设,提升生产效率,不久后这款国产大飞机将在各大航空公司中从初始运营,逐步转向规模化运营。此外,从今年起C919还逐步走出了国门,在新加坡、老挝以及越南等地和公众见了面。
对于我国而言,C919飞机的研发,是中国进入大型客机市场、打破波音和空客双寡头垄断局面的关键一步。同时C919的出现,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降低了各国的采购以及运营成本,惠及到了全球的消费者。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自然不必担心,对波音的仔细审查会对我国自身带来太大的影响。
图片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和C919合影)
更何况现在中方的检查,只是普通的安全审查,而美欧国家过去针对我国C919发起的审查,却是有意为之。
2019年的时候,我国就向欧洲航空安全机构,提交了获批C919适航证的申请,然而欧洲方面一直都没有给出回应,于是在去年年底,我国再次提交申请,称希望其尽快完成这项工作。然而在前不久,欧洲监管机构给出回应,称尽管五年时间过去,但是该机构对这个飞机还处于熟悉阶段,所以C919想要获得认可,还需要五六年时间。
从欧洲方面的表现不难看出,这就是其在航空界实施了保护主义政策。此前,也有知情官员透露称,欧洲航空安全局之所以迟迟不向C919颁发适航证,主要就是担心这款中国制造的大客机,会对现有的航空市场格局,尤其是对波音和空客,这两大巨头的市场垄断地位造成冲击。
所以,为了保护自家的航空市场,欧洲方面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让中方的新型号飞机进来。而这种为了保护自家企业利益采取的策略,对于自身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
图片
(我国C919大飞机)
总之,无论面对的是波音、空客还是我国的C919,国际社会都应该基于公平、透明的原则,加快沟通与合作的步伐,共同推动全球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