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大近百名师生到揭阳开展“红动揭西火炬村”研学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

记者从汕头大学获悉,汕头大学文学院近日组织近百名师生走进揭阳市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开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红动揭西火炬村”研学行动。活动以现场思政课、徒步、打卡闯关等浸润式红色研学形式,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为火炬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片
活动中,汕头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锳凡在红色研学基地前为活动参与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她向参加活动师生讲述作为革命老区的火炬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她希望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永葆初心,满怀对祖国的热爱,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发挥自身优势和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展现青春担当。
图片
活动期间,汕大的师生们先后前往火炬村潮汕人民抗征队纪念馆、军政法庭旧址、双拥广场、潮汕地委司令部旧址、看守所和后方医院旧址、弹药库旧址等地进行研学,现场聆听火炬村的革命故事。宣讲组成员从火炬村的历史沿革、革命先驱的光荣事迹、红色旧址的建筑结构等方面进行宣讲。同学们跟随宣讲组成员的步伐,用心倾听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感悟红色文化的价值底蕴,体悟先烈们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与矢志不移的初心使命。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学行动还设置了“破译密码”“搬砖过河”“齐心协力传信息”“锦囊运输”“数字谐音”等五个游戏打卡点。打卡游戏将火炬村的红色资源寓于趣味性活动之中,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加深了同学们对火炬村红色文化的了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锦囊运输’打卡游戏,不仅考验了我们的记忆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在游戏中了解到了火炬村的革命历史。”参加本次研学的陈嘉瑾同学说,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她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奋斗。
来自2023级的汕头大学学生孟倩也感慨地说:“走进这片曾经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土地,我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英勇无畏的先烈们的精神力量。通过研学,我们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红色历史,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据了解,近年来,火炬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挖掘红色、绿色资源,不断推动乡村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走出了“红绿相融”乡村发展新路径。火炬村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广东文化旅游名村”等,并成功入选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此次活动是汕头大学文学院服务性劳动课程《红动潮汕》的结课活动,也是汕头大学文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推进实施广东省“双百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课程依托火炬村红色资源优势,将思政元素融入授课全过程,引导同学们立志做全面乡村振兴的“筑梦人”“实干家”“奋斗者”,为火炬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汕大学子将通过前期调研,锚定火炬村特色优势,依托深厚的红色资源,撰写商业计划书,为火炬村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以青春力量助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擦亮火炬村“山水龙跃,红色摇篮”特色,彰显青年智慧。
文、图 | 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汕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