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棋协大师王紫璇:下一站,国家大师|竞技新势力

图片
受父亲影响,今年只有11岁的北京女孩王紫璇已经入选了象棋国家少年队。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喜欢象棋的女孩不多,11岁的北京女孩王紫璇是一个。
受父亲王丁丁影响,王紫璇5岁开始接触象棋,父女俩晚饭后喜欢摆棋玩儿。如今,象棋成了王紫璇唯一的业余爱好,每天都会在家打谱(按照棋谱演练着法,是提高棋艺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周末一打就是几个小时。2023年6月,王紫璇通过选拔赛入选国家少年队,并参加了去年11月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少年象棋锦标赛,收获U12女子组第三名。
当下,年轻一代棋手多是在AI(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成长的,王紫璇也会用AI辅助训练,但又不会完全依赖它。在她看来,AI的着数都太精确了,棋手是无法每一步都这么走的,如果死记硬背AI棋谱,下着下着很容易走坏。相比之下,其更喜欢《橘中秘》《梅花谱》《适情雅趣》这样的经典古谱,同样能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着数。
图片
王紫璇
出生日期:2013年2月5日
年龄:11岁
学棋时间:6年
级别:棋协大师
学校: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主要成绩:
2020年北京市象棋少年锦标赛8岁女子组第一名
2022年北京市象棋少年锦标赛10岁女子组第一名
2023年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U10女子组第一名
2023年第四届世界青少年象棋锦标赛U12组第三名
2024年北京市象棋少年锦标赛12岁女子组第一名
2024年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智力运动会U12女子组第一名
系统学习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冠军
“来,摆上!”王紫璇五六岁时,父亲王丁丁便有意无意带她接触象棋,父女俩晚饭后时常摆棋玩儿。王丁丁是一名象棋爱好者,曾获得过北京市中学生象棋比赛冠军。
刚开始那两年,王丁丁没想让女儿学成什么样,也没打算让孩子到外面参加培训班。2020年暑假,父女俩天天在家摆棋,眼瞅着王紫璇棋力提升。一天下完棋,王丁丁跟女儿说,“要不咱报个培训班试试?”
正好北京棋院那段时间开设了象棋网络课程,王丁丁电话咨询了一下。北京棋院象棋大师刘君带着王紫璇试了一节课,发现这孩子有一定基础,就把她留下了。之后两年,王紫璇一直在北京棋院系统学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也很感谢棋院老师的多年培养。
图片
系统学习象棋后,王紫璇连续拿下了多个冠军。 受访者供图
系统学习象棋不到一个月,王紫璇便参加了北京市象棋少年锦标赛,拿到了8岁女子组冠军,第一次感受到了手捧冠军奖杯的快乐。“因为保持着对象棋的乐趣,就这么一直坚持了下来,水平也有了长进。”王丁丁说。过去几年,王紫璇已连续拿到北京市象棋少年锦标赛8岁、10岁、12岁女子组冠军。
目前,王紫璇就读于东城区培新小学五年级。每天放学写完作业,便是雷打不动的打谱时间。周末没比赛时,打谱时间会拉长到两三个小时。几年下来,《橘中秘》《梅花谱》《适情雅趣》《梦入神机》《自出洞来无敌手》这些经典象棋古谱,王紫璇打了不止一遍。
除了打谱,王紫璇周末还要比赛,通过比赛结识了很多象棋界的高手,时常会帮她复盘拆棋。个人赛之外,她偶尔还会和父亲搭档亲子赛。被问及父女俩谁的水平更高一些,王紫璇说爸爸比自己稍微好一点。王丁丁则笑着说,他很快就下不过女儿了。
图片
王紫璇有时会和父亲王丁丁(右)搭档参加亲子赛。 受访者供图
首次出国比赛,受时差困扰睡在棋盘上
去年6月在安徽亳州进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少年象棋锦标赛选拔赛中,10岁的王紫璇参加U12组别,最终以第四名的成绩搭上末班车,顺利入选国家少年队。
2023年世界青少年象棋锦标赛在美国休斯敦进行,这是王紫璇第一次去国外参加比赛。入选国家队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但小姑娘有点儿高兴不起来,去美国比赛一去半个月,她很纠结请假后功课会落下。之前国内比赛多在周末或假期举行,基本不用跟老师请假。
在学校,王紫璇很少主动和同学、老师们聊起象棋比赛成绩,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她目前担任班级宣传委员,五年级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学校和老师在得知其入选象棋国家少年队后,在学校周一升旗仪式时特意点名表扬,老师们还打趣着说要找她签名。
初次去国外参赛,王紫璇信心满满,但因为没有经验,一直饱受时差困扰。到休斯敦的第二天就要直接上场比赛,小姑娘时差还没倒过来。第2轮比赛,更是一度忍不住趴在棋盘上睡着了。之后复盘,王丁丁说第2轮不该输的,但当时王紫璇受时差影响状态太差,确实没发挥好。
图片
首次出国参赛,王紫璇饱受时差困扰,这也让她对第三名的成绩略有遗憾。 受访者供图
最终,王紫璇获得U12组第三名,所在的U12女子组也是中国队唯一没能夺冠的组别,冠军归属于越南选手陈阮明姮。王紫璇对第三名的成绩略感遗憾,“我还能再往前走走,提高一点。”
不过,这次参赛经历让王紫璇对象棋的国际形势有了初步了解。她说整体水平中国队还是占优势的,但越南选手很厉害,欧洲和美国下象棋的人很多,这次有不少选手参赛,“如果是职业棋手对职业棋手,国外选手肯定差一些。但目前我们这个年龄段,基本差不多。”
与AI相比,经典古谱中同样能学到套路
“这几年想过放弃吗?”“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吗?”“没有。”
学棋这些年,王紫璇势头一直往上走,成绩也在不断提升,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吸收,也总有新的目标等她实现。目前,11岁的王紫璇已是棋协大师级别,下一步就是国家大师、特级大师。
日常学棋除了打古谱,王紫璇还会摆摆唐丹、王天一两位特级大师的棋谱。赶上这两位特级大师比赛,小姑娘会盯着直播软件记下棋谱,回头再去摆棋学习。
与王天一、唐丹这代棋手不同,像王紫璇这样的年轻棋手多是在AI(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成长起来的。平时,王紫璇会借助AI训练,但又不想完全依赖它,“AI非常智能,走的着数比棋手要精准很多,但我觉得AI的着数棋手不能完全采用,因为它每一步都走到了非常好的位置上,棋手是不会每一步都这么走的,容易走坏了。”
王紫璇说会利用AI去帮助拆棋,但不会特意背它的棋谱。她说棋手下棋多少都会有些失误,这样比赛才更好看。相比之下,王紫璇还是喜欢背那些经典的古谱,同样能从中学到很多套路。
图片
和AI相比,王紫璇更喜欢看那些经典的古谱。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棋类是一项智力运动,需要极强的计算力,王紫璇说很费脑子。被问到和学习相比,哪一个更费脑子时,小姑娘想都没想:“都挺费脑子的,但学习更费脑子。”如今,课外打谱已经成为王紫璇的兴趣,前几年她还喜欢绘画,后来慢慢放弃了,象棋成了她唯一的爱好。
生活中,王紫璇是个开朗的女孩,喜欢交朋友,不过一坐到棋盘前,注意力马上就收回来了,脸上也看不出任何表情。有时一盘棋要下三个小时,她也能做到全程专注。每场比赛完看着排名往前提了点儿,小姑娘就很开心,她喜欢一个个小目标实现后带来的快乐。在通往特级大师的路上,王紫璇定了很多个小任务,最近的一个是要在今年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中打进前三名。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摄影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