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双确诊癌症!很多家庭有这个习惯……

随着肿瘤发病人数日益增多
科学家逐渐发现
夫妻双方在相近的时间
被诊断为相同或不同部位的癌症
这种现象被称为“夫妻癌”
图片
▲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摄
近日,一对夫妻在杭州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双双查出结直肠早癌。4月初,章叔叔和孙阿姨夫妻两人预约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夫妻俩都是多发大肠息肉,其中章叔叔的横结肠肛侧有1处不规则肿块,孙阿姨在直乙移行部见1处不规则肿块。病理结果均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为了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半个月后,区一院内镜中心主任江建华分别为他们安排了内镜下摘除术。手术中,孙阿姨的肠道息肉全部一次性切除。
但是,章叔叔就没那么幸运了。手术过程中,江建华发现他的横结肠肛侧的肿块抬举征阴性,也就是说肿块基底没办法通过注射药物抬高,也就无法做内镜下切除。江建华随即给予标注,方便后续外科手术切除,同时摘除其余息肉。
图片
▲手术现场 图源:网络
“好在两夫妻发现还算及时,都是结直肠癌早期,后续做好定期复查就行。”江建华说,及时的治疗意味着生存期较长,今后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图片
又是“过度节俭”惹的祸
像这样夫妻同时患上同一种癌症的情况,临床上并不多见。而且,癌症本身并不会传染,“夫妻癌”的产生,祸根在于夫妻俩相近的生活方式,主要与饮食习惯、情绪、环境污染等有关。
以老章夫妇为例,江建华认为,他们双双患上肠癌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关系很大。
“根据老章的说法,他和妻子在饮食上都不太注意。平时两夫妻比较节俭,一餐吃不完,就把剩菜放进冰箱,第二餐继续吃,有时还和新鲜的菜混在一起炒着吃,常常是一个菜吃三天。”江建华解释。
腌菜和隔夜饭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过量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在口腔、胃内和肠道中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结合为亚硝胺,亚硝胺为Ⅰ级致癌物,有引起食道癌、胃癌、肠癌等高度风险。
图片
▲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摄
图片
老年夫妻先后患上直肠癌
无独有偶,今年73岁的阿桂(化名)和78岁的阿伦(化名)是杭州人,早年在菜场里卖果蔬,如今已经夫唱妇随50余载。
一年多前,阿桂的痔疮加重,不仅大便变细、便中有血,而且排便非常不规律,时不时发生便秘。她以为是卖菜久坐落下的病根,并没有放在心上。几个月后,她的症状突然加重,腹痛腹胀,到后来几乎解不出来大便,她才到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做了肠镜检查,结果竟是直肠癌。
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刘凡隆主任医师接诊了阿桂,并给她做了腹腔镜下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在她的直肠下段切出了一个直径超过5cm、台球大小的肿瘤,并做了临时肠造口。当时,刘凡隆主任医师就建议阿桂的老公去做个筛查,但是阿伦没放在心上。
2023年11月,阿伦连续好几天胡吃海喝,一不留神胃出血了。到附近医院做了胃肠镜,没想到居然在距离肛门口30cm的地方,也发现了一个直径约3cm大小的肿物,随后被确诊为结肠癌,不得不进行腹腔镜下的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所幸手术顺利,他已经平安出院。
医生提醒:这些人群肠癌风险较高
01
长期便秘人群
粪便内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果总是便秘,大便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延长,很容易发生肠癌。
这类人群不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稀释肠内残留物,促进排便。
02
“肉食主义”人群
长期高脂肪饮食,容易加重肠道负担,容易引起便秘,从而诱发肠癌。
03
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如果直系亲属里有肠癌患者,要注意定期体检
04
长期吸烟人群
香烟里的有害物质不仅会诱发肺癌,还会增加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结直肠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过, “无症状”往往是结直肠癌的“隐身衣”,早期便血症状与痔疮有些相似,很容易被忽视。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重视,及早到医院就诊:
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如粪便形态异常、便中带血等情况。
出现阵发性腹痛:早期疼痛可能不明显或仅有隐痛,排便时疼痛可能加重。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比如排便次增加、排便不尽感等。老年人突发“便秘”,也需要警惕结肠癌的发生。
此外,40岁以上人群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没有问题,可3年后再做一次。腺瘤发展为癌,需要7-15年,如果在此期间发现腺瘤,并及时将其切除,可避免发展为肠癌。
在饮食方面:医生建议,平时应少吃油炸、腌制、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此外,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锻炼,控制体重。
尽量别吃隔夜菜! 
记得提醒身边人
来源: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北京青年报、杭州日报、新闻坊、羊城晚报
责编:武金洋
审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