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举办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 公布16个方面具体举措

5月23日下午,北京市委依法治市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举办2024年北京市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
图片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鲍雷在致辞中指出,要以“重任在肩当笃行”的姿态投入专项普法活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认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所肩负的职责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安排,找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八五”普法重点任务,放在全市普法工作大盘子中统筹谋划,努力构建全市各区、各部门齐参与的普法大格局。要以“中流击水不停歇”的势头推动专项普法活动,靶向发力施策,推动深入人心。要聚焦重点人群,提高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要突出重点内容,围绕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关键环节加强宣传。要紧扣重点需求,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围绕企业所急所盼,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的法律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法治保障,不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深化专项普法活动,坚持效果导向,服务保障发展。突出精准普法、深度普法、常态普法,让企业需求有回应,风险能排查,隐患能消除,权益有保障,增强市场主体活跃度、获得感,用“法治常态”优化“营商生态”。将普法宣传教育与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用好全媒体传播矩阵,加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供给,顺应传播规律,用图文并茂、声影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法,提高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的覆盖面,知晓率,参与度。
图片
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轶群发布了2024年北京市法治宣传“惠企增效”、法治实践“助企纾困”、法治文化“润企赋能”三大专项宣传活动,具体包括:普法进机关、举办“企业法律大讲堂”、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开展“信用进企业”诚信宣传主题活动、加强企业法治队伍建设、服务优化涉外法治营商环境、举办微视频征集展播、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搭建网络宣传平台、制作系列普法宣传产品等16个方面具体举措。
图片
活动现场播放了《民法典通解通读》节目宣传片,介绍了栏目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送‘典’进企业 护航新发展”活动安排。播放了北京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片,与法官、企业代表以及丰台、通州两区司法局围绕相关内容进行访谈,充分展示各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坚持高水平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助力企业行稳致远,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工作成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于飞围绕民法典实施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主题发言。
据了解,2024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北京市加强统筹、精心部署,推出“七个一”系列举措,包括:印发一份“贯穿全年,举措务实”的活动方案,制作一台“主题突出,内容鲜明”的电视节目,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广泛覆盖”的特色活动,办好一届“内涵丰富,体验沉浸”的“地铁法治文化宣传月”,打造一组“寓法于乐,化教于心”的法治宣传阵地,讲好一串“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法治故事,制作一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民法典普法产品等,推进民法典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努力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