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父亲——谈勋

图片
我的父亲1945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便加入了地下党组织,是颛桥地区最早的地下党员,革命生涯从此开始,以颛桥小学为据点传播革命思想,壮大革命队伍。
至1949年解放前夕,他加入解放游击队(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之前,他筹办《众安阅览室》并在《明心报》上出版副刊《轻轮》宣传“反饥饿、反内战”思想,传达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要求。据我了解,当年的《明心报》现在闵行区档案绾保存完好,珍贵的历史记录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作为颛桥地下党的先驱,他前后发展多名青年人入党(何念训、孙水观、仉克孝、陈旭、刘洁、陈洁),解放后在北京总工程兵机关工作。我和弟弟自出生到1963年一直和父亲分居两地,1963年为减轻国家负担,部队干部减薪,我们才得以去北京全家团聚。
离休期间,他为地区老干部局做了不少工作,参加“上海县志”革命史部分的总编志工作,一直到1993年“县志”发行,他时年已是70岁了,还经常受邀给在校中小学生讲解革命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爱党爱学习的热情。
图片
父亲一生爱学习,家里再困难也订阅着七、八份报刊杂志。他对党忠诚、信仰坚定、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对上海的发展更为关注,什么高铁、盾构这些高科技的东西都可以娓娓道来;我们感觉他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无事不知、无事不晓。
父亲对他革命的起点情有独钟,他一生不忘他参加革命的启蒙者、政治生命中的贵人。解放后他和上级党组织派来的领导,入党介绍人陈正华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继续保持往来,记得他还带着我的女儿去杭州看望老领导;与当时地下党其他老同志也多有联系。
图片
父亲平时对我们教育严格,要我们关心国家大事、听党的话跟党走。
努力学习,好好工作,报效祖国——我毕业后毅然报名去了内蒙古农场,那里劳动强度大、生活十分艰苦。记得有一次母亲心疼我,要给我寄一点肉松,但被父亲阻止了,说让孩子在艰苦的条件下多磨练才能更坚强起来。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诲下,我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如一日,为国家、为社会努力工作。
父亲戎马一生,铮铮铁骨、两袖清风,直至晚年还毅然决然和我母亲双双签约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事业。2018年父亲去世、2020年母亲去世,他们只留下自己的名字永久地镌刻在青浦《福寿园、遗体捐献者》的墓碑上。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爸爸,我要大声向您说:我爱您!
——您的女儿  谈海鸥 
2024年5月20日
图片
我曾和文中主人公谈勋在当时上海县颛桥公社有短暂共事的经历,和其女儿谈海鸥是颛桥中学校友,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