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淮安“四大家族”之首,甲第传家,文人辈出

在古城淮安区历史上,出现以丁氏为代表的大家族,其祖上由山东济南迁至此绵延二十一世。《山阳丁氏族谱》载:“八世祖丁国信,原籍山东济南,于明万历年间,因贩布帛来淮贸易,遂占籍山阳,自高祖辈起开始读书力图走仕途之路,家世丰腴,读书敦善行。”
图片
丁晏(1794—1875),淮城大沟巷人,清代校勘学家、经学家,淮上乾嘉学派代表。曾祖父丁允益为国子监太学生;祖父丁熙采太学生;父亲丁琮,翰林院庶吉士。
丁晏共兄弟三人,他六岁启蒙,从舅氏刘南宾先生。十四岁其父病故,“家计日窘”,母刘氏“典絮衣付质库”。从此,丁晏始勤奋向学,昼夜不辍。17岁时,在城内丽正书院结识潘德舆,定为终生挚友;19岁,入府学为郡庠生,时漕督阮元督察郡学,丁晏“分条缕析,博而有要”,阮元大为赞赏。道光元年(1821)方成为举人,以后又多次赴京参加会试均不售,其后一心研究经学,著书考古,讲学于阜宁观海、丽正等书院,有“江淮经师”之称。
随着他在地方威望增高,公共事业均请他出面主持,例如办河工,司赈务,修府城等。他重视地方文脉,先后主持重修淮安府学、丽正书院、城隍庙、关帝庙、东岳庙、徐节孝祠等。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关天培虎门殉国后,丁晏与漕督朱澍、知府恩龄等,共同主持盛大迎柩安葬仪式。同年,因城垣倾圯,故修缮城墙,丁晏总其事,劝捐兴筑;次年,他与士绅何锦(字濯波)等以修城余款和所剩材料,重修龙光阁。当时淮安城内旧有普济堂、育婴堂,司事者中饱私囊,灾民、孤儿常食霉米,不能下咽。他主事后,劝大户捐输,购置堂田,遴选何锦负责日常事务,聘请年长老妪任育婴堂护理。
自此,堂里饭皆白米,盐菜无缺,暑有蚊帐,冬有絮被。他在育婴堂书联:“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
咸丰十年(1860),捻军攻陷清江浦,直抵淮郡北关,乡绅拥晏出,总守城之责,捻军终未破城。1861年因办团练有功,由侍读衔内阁中书加三品衔花翎;同治三年,漕督吴元炳以丁晏“叠御贼氛”,奏保“赏二品封典,诰授通奉大夫”。
丁晏为人仗义,性喜交游,常与鲁一同、魏源、黄爵滋等人切磋。他更关爱同乡文人雅士,当时数学家骆腾凤一世清贫,年逾七十且患有恶疾,尚有百岁老母在堂,其后事托丁晏办之。他不但为母子二人送终;而且大量数学手稿,丁晏请骆腾凤同窗李宗昉出资作序,他偕何锦刊刻骆之遗著《艺游录》。
当时书法家周木斋与丁晏为好友,家境极贫,子媳先他而去,万念俱灰,一病不起,周病危时以老妻和孙女相托。周逝后亦为其送终,并多年照顾其遗孀孤女,此外筹资为周刊刻《耳鸣山人遗集》,挽联云:“自有书名传后世,相期友谊定来生。”
丁晏晚年,基本上在家闲居,读书著述。同治十年(1871),丁晏与何绍基共同主持《重修山阳县志》《淮安艺文志》修纂工作,历三年,刊成。
光绪元年(1875),丁晏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墓葬淮安石圹吕庄(今朱桥祁兴)。
今天丁氏人丁旺盛,在淮安城内形成庞大家族群体,后人继承家学有丁志安先生,因立志淮安地方文献,改名“志安”。他14岁辍学到淮安华康布店学生意,收入微薄仍省钱购买古籍。日寇占领淮安,逃难之际,唯有书籍带在身边。
1946年在南京成立审理日本战犯的“高级军事法庭”,他由邑人高镛(号伯期)举荐任书记官。期间,他仍把主要精力放在搜集家乡文献。这时他住南京龙蟠里,家离“国立南京图书馆”很近,馆长就是学者柳诒征,因而常得到柳的点拨。新中国成立后,他辗转至镇江,以做小生意维持生计,后成为公私合营商店职员。期间,为了保护古籍,将所有的古籍全部捐献给绍宗国学藏书楼(伯先公园内),1979年丁志安受聘藏书楼。晚年他住镇江花山湾,纵使生活清贫,仍埋头创作,学术迎来高峰,硕果累累。生命晚年,他甚至在“三五九”医院病床上艰难秉笔。他于1988年病逝,一生秉承家学,矢志不渝,值得后人学习。
李颖
本文原发方志江苏,经授权转载,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