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520挑衅,东部战区围岛军演,释放什么信号?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早上,七点四十五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突然发布公告,宣布从今天(5月23日)开始,将展开一连两天,在台岛及其附近几个岛屿周围地区,进行封锁式军事演习,名字就叫“联合利剑—2024A” 。
虽然这次军演的时间,比2022年佩洛西访问台湾地区以后的军演短,但从程度、烈度和广度看,恐怕并不亚于当时的军演,而这显然是对之前,赖清德就职演说暴露的“台独”本质的回应。
图片
这次的回应究竟是像之前佩洛西访问台湾地区那样,过段时间就按下不表?还是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深入?
第一,到底如何评估赖清德所谓就职演说的意图,中国大陆、美国等各方的回应如何,态势如何评估;
第二,有关未来局势发展,中国大陆、美国等方面又该采取哪些建设性举措。
图片
01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如何评估当前局势和未来走向。
第一,如何评估现状?
正如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赖清德这次的就职演说是出人意料的,因为520之前,赖清德方面向外传递的消息是说要稳健、自信、担当和团结。
图片
其中的“稳健”,让很多人都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缓和信号,但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无论是“两岸互不隶属”,还是所谓的“国号”,甚至是对中国大陆的称呼,和之前的蔡英文相比,坦率地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比如,蔡英文只是称“对岸”或“北京”,但赖清德却是直呼“中国”。我个人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越了蔡英文,甚至直接对应到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的情况。
大家知道,陈水扁在任8年,经历了2004年的“319枪击案”后又连任了一届。而在2001年时,陈水扁就抛出了所谓的“一边一国论”,直接对应了1999年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
而这一次赖清德的就职演说,无论是“两岸互不隶属”,还是所谓的“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和“台湾”都是“国号”等等内容,其性质就相当于陈水扁当年的“一边一国论”和李登辉的“两国论”。
既然如此,赖清德后续一定会有其他动作。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拭目以待,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一些推理。
因为李登辉是1999年抛出“两国论”,但他之后很快就下野了,而陈水扁2001年抛出“一边一国论”后,由于任期没到,后续是小动作不断。
所以有了2003年,当时的中国大陆国务院总理访问美国,与当时的美国总统达成共识,中美双方可以策略性联手,制约陈水扁“台独”。
但陈水扁连任之后,在“台独”问题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光取消了“国统纲领”“国统会”,还一度要改所谓的“国号”和修宪。
虽然后面的行动,碍于中国大陆的威慑没有进行到底,但取消“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确实做成了。于是2005年,中国大陆方面召开人大常委会时,就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以上种种都说明,陈水扁在抛出“一边一国论”后,小动作是非常多的。当然,正所谓“物极必反”,他的小动作也导致了国民党马英九的上任。
鉴于此,赖清德既然发表了类似“一边一国论”性质的就职演说,那后续势必会有其他行动。
但关键问题是,目前为止,他的这些表述,一方面极大地刺激和惹恼了中国大陆;另一方面也让中国大陆在下一步的回应上,有了更多策略和谋略上的思考。
这说明赖清德背后有高人指点。高人是谁,显然就是美国。
我曾跟大家提到,1月13日晚,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出炉之后,第二天美国方面就有高官和前高官抵达台北,之后美国各路智库人士络绎不绝。
520赖清德的讲稿给美国人看过,说明美国人认可,同时认为不至于引起中国大陆非常强烈的反弹。对中国大陆来说,下一步如何更实质性地制约赖清德,需要更多的策略和谋略。
而且美国方面拿捏了中美关系有在缓和这一现状,当然从长期来说,中美之间的战略性和结构性一定是恶化的,但最近一段时间有在缓和。
包括一个星期以后,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如果说中美双方的国防部长都出席,我们就要看这次见不见面。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美国防部长也有可能不见面,因为今天(5月23日)早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举行为期两天的军事演习。
如果说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要继续缓和,这个军事演习以后的动作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这就是我到目前为止的评估:一是赖清德蛮狡猾的,狡猾背后有美国指点;二是后续到底如何发展,如果对标20多年前的陈水扁,赖清德一定后续有来,有实质性动作。
说实在的,这比过去8年的蔡英文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蔡英文是顽固地坚持内在的“台独”立场,同时外在地抗拒“九二共识”,中国大陆当时评价蔡英文的演讲是“一份没完成的答卷”,所以给了她两年的时间去承认“九二共识”。
但现在不是了,赖清德完全是交了白卷,中国大陆不会对赖清德再有任何的幻想。那么,赖清德一定是后续有来,中国大陆方面也会后续有来。
02
第二,未来到底如何发展?
赖清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有4年时间,甚至按照岛内民意以及国际社会的发展,有可能连任,即有8年时间。这期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今天(5月23日)早上,我在主持国际会议上提到台湾地区和乌克兰的问题,当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乌克兰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台湾地区完全不是,也不被国际法所认可。
所以,西方以及台湾地区势力说的“今天的乌克兰就是明天的台湾地区”,显然是错的。但从外表特征上,2003年乌克兰进行总统大选,候选人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分别是亲西方和亲俄罗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代理人的冲突其实已经非常明显。
如果说21年之前,我提出2022年俄乌将爆发战争,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即便2014年已经爆发克里米亚危机,这种不相信可能也不会改变,但今天俄乌战争已经发生两年多了,而且向着规模继续扩大、加深的方向在发展。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到2044年,情况会怎么样,是不是赖清德的4年乃至8年,是走向战争的一个前兆?
我经常说,把握趋势比盲目努力更重要,但趋势看不见摸不着,体现在每一天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上,日积月累,同时用逻辑来进行整合。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发生的很多事情就是未来趋势的象征和众多环境中的一环。到了2044年,人们如何来回望今天,就像我们如何回望过去。
我愿意把大的历史思考先留在这里,因为情况在发展,趋势也在发展。东部战区演习两天,我们当然要观察后天(5月25日)是否延长。
当时佩洛西访问台湾地区之后,解放军延长了军事演习,当时还有一个封锁全台演习,而且从这以后不再出于善意默许所谓的“海峡中线”了。
那么我们可以观察,这次军演结束之后将做出什么突破,以及我们可以从大历史的角度思考,未来的时光将如何回望今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