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项目入围国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日前,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2024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公示》,新疆(不含兵团)两项目入围。这是自治区首次入围国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
图片
2023年10月,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1-5子项目图斑俯瞰图。孟兵华 摄
入围项目分别为: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新疆东天山南麓(吐鲁番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每个项目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亿元,实施期限为3年。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涉及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两个行政区,预计总投资5.24亿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面积1667公顷,将采用免灌溉植被恢复技术,选择辅助再生、生态重建和转型利用3种修复模式,采取地貌重塑、植被重建等6类修复措施,使用微地形营造、免灌造林等15种技术手段。
东天山南麓(吐鲁番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5.20亿元,将划分3个修复治理分区,部署7个子项目,采取7大类措施、21小类工程技术手段。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面积1599.63公顷,修复戈壁地表保护层1017.05公顷。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林地面积278.13公顷,新增草地面积168.41公顷。
本次入围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治理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提高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沙化侵蚀能力,同时对打造形成西北干旱区和荒漠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样板工程与示范高地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中央财政从2022年起支持重点区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遴选相对集中连片、修复理念先进、工作基础好、典型代表性强、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项目,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王亚芸)
来源:新疆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