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 | 零下196℃!安徽首次使用“低温”技术治疗慢阻肺

大皖新闻讯 5月23日,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日前安徽省胸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团队运用冷冻喷雾技术,成功完成慢阻肺患者的支气管粘膜冷冻消融手术。这是安徽省开展的首例冷冻喷雾术,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图片
省胸科医院专家介绍,这项技术是通过冷冻液氮,迅速降温至零下110℃至零下196℃,可以有效杀死增生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随后再用常温氮气解冻,使组织温度升高,进一步破坏病变组织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该技术主要针对因纤毛功能障碍、黏液高分泌、细菌定植增加、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等主要病因导致的药物控制不佳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
省胸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唐飞介绍,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它是一种以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慢阻肺具有“四高”特点: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冷冻喷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镜介入治疗方法,为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作为非药物治疗方式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省胸科医院介入肺脏病学科带头人吕莉萍主任介绍,慢阻肺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呼吸康复、预防措施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介入治疗或手术等。其中,介入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单向活瓣技术、弹簧圈肺减容术、热蒸汽肺减容术、靶向去神经术、支气管流变成形术、支气管冷冻喷雾术等,这些新技术为难治性慢阻肺的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