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虞方鼎:这里是晋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播
00:06/00:06
一部春秋史,
半部晋国史。
晋国,
是山西历史上辉煌的时期,
曾称霸中原150多年。
5月13日上午,
“十大博物馆抖音大联播·让‘国宝’实证文明”
山西主题活动第五站
走进晋国博物馆,
主题为“五千多年文明史”之“晋国勃发”。
本次活动,
由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指导,
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抖in博物馆特别支持,
山西晚报社、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
在一个小时的联播里,
引来无数网友直呼“这里是晋国!”
还有不少网友为国家文物局点赞,
称赞“这样的内容”才是“王的内容”,
当日,
全网平台在线观看总量超过100万人次。
第一站
这次,我们从山西博物院的三棱大尖状器开始…
第二站
彩陶盆里,有光有火,有滔滔黄河,有文明孕育
第三站
石雕蚕蛹:看!破茧而出
第四站
陶寺彩绘蟠龙盘,让“文明”支棱起来!
图片
▲航拍晋国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供图 冀桂平 摄
下沉式窑院风格的遗址“博物馆”
网友们纷纷赞叹
“晋”字从何而来?您知道君无戏言、曲沃代翼、唇亡齿寒、秦晋之好、退避三舍这些成语的来源吗?今天,在这里,对话春秋霸国,从这里了解晋国。
晋国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下沉式窑院风格设计。为了向全国网友展现该博物馆底蕴,晋国博物馆馆长董朝晖携讲解员冯倩从联播站位、讲解路线、展示重点等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图片
“来碗土”“曲沃这个名字,一听就很古老。”“这比历史课好看”“馆长有气质有内涵,太好了”“主播讲得很好很细致”……上午10时许,不少网友已经静候,并且互动留言,董朝晖馆长和冯倩开场没几分钟,就引来网友们的好评盛赞。
作为一座晋国历史遗址博物馆,人们在晋国历史发生的地点了解晋国的历史,不仅可以加深对晋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获得对晋国考古成果和考古遗址保护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该馆目前已经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地标,成为人们了解晋文化的必来打卡之地。
图片
▲晋国博物馆馆长董朝晖(右)与讲解员冯倩
诚邀网友到晋国博物馆体验晋国风云。
山西晚报记者 胡续光 摄
梦回春秋
探寻金戈铁马时期的“晋国”
梦回春秋,何以晋国?“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沃县曲村镇,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是山西省首座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文物遗迹展示于一体的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国历史文化风貌的专题类博物馆。
图片
▲三晋石牌坊
晋国博物馆供图 付孟喜 摄
晋国博物馆以晋文化为主线,以传播、展示晋国历史文化为使命,设有三个常规展览:晋国历史文化陈列通过晋侯墓地出土珍贵文物及相关的晋国文物,以物托史,展示了叔虞封唐、文侯勤王、文公称霸、迁都新田、三家分晋等一系列足以影响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再现晋国600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曲村—天马遗址发掘纪实展展示了三代考古人博览地书、探寻晋踪的经过和考古发掘工作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晋侯墓地遗址陈列采取了室内展示和室外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原址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晋侯及夫人墓葬还有气势恢宏的陪祀车马坑。
图片
▲晋魂群雕
晋国博物馆供图 付孟喜 摄
“曲村—天马遗址”的发现和考古研究,为晋国和西周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弥补了商周时期文献资料的不足,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晋侯稣鼎为晋国博物馆的重要文物,其铭文中“稣”的字样与《史记》中的记载相吻合,这成为考古学家研究晋侯墓地时代、排序的支点,以此为基准,最终晋侯世系确认,晋文化编年得以建立,弥补了史籍缺载的遗憾,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图片
▲晋侯稣鼎
晋国博物馆供图
晋侯墓地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同时期、同规格的墓地中保存最完整、排列最清楚、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处墓葬,其反映的西周时期高级贵族的丧葬制度,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墓葬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周叔虞方鼎
美德传颂永志不忘
董朝晖和冯倩重点推介晋国博物馆镇馆之宝“西周叔虞方鼎”,网友说这个“叔虞方鼎”大气感十足。冯倩笑着介绍,的确,叔虞方鼎造型古朴大方,直口、立耳、浅腹、平底、四柱足,鼎身饰以云雷纹衬底的兽面纹,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展现着青铜器时代的艺术魅力。
叔虞方鼎出土时,破碎成数十块,在专家的精心拼合和修复下,重现了昔日风采。内壁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周历某年十四月,王在成周举行盛大祭典,并赏赐叔虞衮服、车、马、三十朋贝等。叔虞称颂王的美德,铸鼎以志万年不忘。叔虞方鼎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件晋国始祖叔虞自作铜器,意义十分重大。
图片
▲西周叔虞方鼎
晋国博物馆供图
同时,冯倩给大家讲述了“梦生叔虞”的故事。叔虞是周武王最小的儿子,相传武王与叔虞母亲邑姜相会时,梦见天神对他说:“我让你生个孩子,名虞,日后把唐国分封给他。”不久,邑姜果然生下一子,掌纹形似“虞”字,眼见天意如此,周武王遂按梦境昭示,为孩子取名为虞。因为排行偏少,故称叔虞。
此外,《史记》中还记载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桐叶封唐的故事。一天,年幼的周成王与自己的弟弟叔虞在西周镐京御花园中玩耍时,随手捡起了一片桐叶,把它削成了“玉圭”的形状,开玩笑说要把叔虞封到唐国做诸侯。一旁的史官记录下来后,以“天子无戏言”为由,使一句戏言就此成真。
关于叔虞封唐的问题,其实叔虞在被封前,就跟随父亲南北征战,辅佐王室,建立功勋,崭露头角。也正因此,叔虞被成王、周公看中而临危受封于唐。为表示对叔虞的殷切厚望,成王在镐京亲自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
图片
▲西周叔虞方鼎铭文拓片
受命于天,大任在肩,唐叔虞坚决按照周天子颁布的《唐诰》行事,着力实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方略,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不仅踌躇满志地完成了藩屏周室的重大使命,也以其卓然雄浑的大手笔书写了唐国发展的崭新篇章。唐叔虞作为晋国开国奠基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传统的创始者,其历史功绩不容置疑。
梦回春秋,领略“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晋国勃发。董朝晖馆长和讲解员冯倩表示,晋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十分强盛的国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在昌盛之时地域拓展覆盖今山西以及陕西、河北、河南、内蒙的局部地区。诚邀各位网友来晋国博物馆打卡,探索先人足迹,体验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感知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专家解读
特邀专家:吉琨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研究员,山西省晋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促进会副会长。
图片
▲吉琨璋
晋文化的辐射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
“你想象中的晋国是什么样子?”
“山西为什么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五年多年文明史中,晋国承载的部分板块,为何也至关重要?”
“晋字从何而来”?
作为山西文博界知名专家,吉琨璋教授曾参与和主持多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其中有的项目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一等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主要有侯马晋国晚期新田绛都遗址、曲沃晋国早期都城曲村—天马遗址等,谈到晋文化时,发出系列问题。
山西,简称“晋”,源于周代诸侯国——晋国。晋国,起始于唐叔虞封唐,终止于三家分晋,前后延续600余年,称霸中原一个半世纪。从最初偏居晋南一隅的小国,发展成为春秋晚期地跨晋、冀、豫,拥有黄河中游区域的大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产生过深远影响。
图片
▲晋侯稣陪祀车马坑
晋国博物馆供图
吉琨璋教授表示,谈历史,以史明鉴,一定是要将历史时期维度拉长来看,就拿山西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见证来说,我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距今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再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龙山时期陶寺文化来考察。尤其是晋南地区,它不是文化真空,而是有先民的生活足迹,晋南区域承载的是厚重中国历史文化,这一区域与豫西、关中地区东部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最早的中国”区域,这对后来晋国勃发有着不可或缺的关联。
晋文化,晋国是关键,吉琨璋介绍,晋文化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由晋人在晋地及三晋地区共同创造的历史、物质文化总和。晋国的发展轨迹,书写了晋文化的发展脉络。
图片
▲西周 龙流人足盘
晋国博物馆藏
晋国博物馆供图
“目前学界认为,曲沃翼城交界处的曲村—天马遗址是晋国在西周时期的都城所在地,遗址内的晋侯墓地是晋国早期国君墓葬地,出土了大量的重要文物,有明显的文化标志,目前共发现6位晋国国君的名或字,出土有大量青铜器、大宗玉器等,是研究晋侯世系的珍贵资料。”吉琨璋表示,晋文化有自己的具体时空,时间上限以西周初年的叔虞封唐为标志,经过西周、春秋,春秋末年三家分晋后又开启了三晋时代,下限以秦灭三晋统一为标志,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阶段;从发展形态上可以分为孕育、形成、扩散;从地域上讲可以分为核心区、主体区、辐射区。晋文化的辐射是在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征之后向周围发散的过程,这个过程穿透历史,至今仍在发生,是山西儿女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和积极向上、敢于担当的精神体现。
从地理、气候、农业到文字、器用、礼仪、制度等大方面,山西大地上的“文物”实证中华文明的进程,其中而晋文化的辐射,更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图片
▲西周 玉组佩
晋国博物馆藏
晋国博物馆供图
预告
5月14日上午,
第六场联播在太原市博物馆已经进行。
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徐宝军和讲解员甘露,
从东周赵卿墓车马坑开始,
讲述“五千多年文明史”之“雄风浩荡”。
这场联播有哪些精彩?
详见5月15日文博山西文章。
5月15日,
十大博物馆大联播活动将在云冈石窟博物馆
开启第七场联播。
届时,
云冈石窟博物馆馆长赵昆雨和主播马叶霞,
将带网友们从云冈石窟第12窟开始,
感受山西“国宝”,见证文明之光,
敬请关注!
届时,
大家可以通过国家文物局、
山西省文物局、山河视频、
各相关博物馆抖音账号,
及山西晚报客户端在线收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佳森
图|晋国博物馆
现场图|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续光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