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阡陌 笔走风云 | 读汤春德山水画

每每回老家看看,少不了朋友们相聚,酒足饭饱后,东方君提议去一幽雅处品茶。茗源茶庄位于湖南衡阳古城新区一条安静的小街,楼外装饰古色古香,室内陈设朴素淡雅,墙上的字画更添茶庄几分书香气,泡上一壶毛尖,顿觉心旷神怡。
图片
▲ 闲云不成雨 (国画) 扇面 2012年
茶余,东方君打开电脑让我欣赏一位友人的山水画,画家汤春德,我很耳熟,似曾听好友王平提起过,其人师从冯兰芳,水墨技法传统、老到,画风狂野、放荡不羁。春德的画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高山流水,长河飞瀑,雄浑苍莽,大气磅礴,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天下南岳》《野逸图》《白云深处有人家》《山深闻鹧鸪》一幅幅细细品来,让我也随着画家对山川故土的深情一路走去……登上山野石径,走进幽谷烟云,望远深山村落,做客古朴农家……我仿佛站在山崖,想大声呼喊,我想听对面山谷传来的回声;仿佛站在江边,我想听对岸野渡飘来的渔歌;我还想坐在农家的灶屋里,看炉火映红大妈的脸,像孩提时听妈妈讲那昨天的故事。
图片
▲ 古寨狂歌 (国画) 300×400厘米 2013年
春德的画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有这么强烈感染力的山水画我看得不多,这不仅是笔墨功力的话题,他的画里蕴藏着一种精神张力,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力透纸背的深情,仁者乐山,仁者无敌。
春德的画多是巨制山水,登高远眺,天地尽收眼底,大笔一挥,风生水起,远山如黛,阡陌纵横,农耕渔猎,让人感动,让人沉浸,让人有一种与天地、自然交融的遐想,自然澹逸,返朴归真。
图片
▲ 江风古渡 (国画) 200×500厘米 2022年
山有生命是因为山里有林木,有生灵;山有灵气是因为山里有泉流,有气韵;山有灵魂是因为山里有故事,有人文。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但凡山水画家,尤以大构图、大笔墨、大境界、大态势挥洒的胸怀,意境不可或缺;激情、精气大可肆意奔放;要有自由博大的抱负,还要心灵深处存有情怀。梁启超说过“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唯心所造之境,真实。”当下,我也看过不少画家笔下的山水图,笔法过于精工拘泥,形式多于内涵。
图片
▲ 深山瑶寨墟日饮 (国画) 300×400厘米 2014年
春德应有深厚的生活沉淀,学画也很勤奋,没有进过正规美术院校,半路出家,完全靠自学苦习,采众家之长,悟性很高,后经著名画家钟增亚、欧名君老师悉心指点下得其真传,心有阡陌,笔走风云。他用感情去画山川、烟雨、莽林,用心意去画小桥、流水、人家,有着田园诗人的情怀。
2013年8月,春德和岳琥在广州罗岗一友人的画院共同创作《一带江山入画梦,千古潇湘寄思情》山水画,我悄然走进大厅,20米长、3米高的巨幅山水让我如痴如醉,千古潇湘图景让人激情澎湃。
深夜,我还沉醉在画中……留赋一首:登高临远,望家山渺渺,情思难收。楚天空阔,群山如黛,潇湘千里北去,清江百舸争流,两岸纵横阡陌,一路江村万千。春绿楼台,秋红农舍,雁横烟渚,舟泊津浦,湘南古镇,十里长街,小桥流水,车水马龙。青旗酒肆笑风月,松窗竹户话当年,千古兴亡天下事,百年悲欢百姓家。锦里烟尘外,清明上河图,宋时明月今安在?古往今来天地间。
图片
▲ 小息胡杨下 (国画) 88×240厘米 2017年
遥岑远目,浮云水天,春秋故国,沧海桑田,望尽家山鸿声远,一带江山如画梦。
艺术家简介
图片
汤春德,湖南衡阳人,1962年生,19岁时拜山水画名家冯兰芳为师,系统临习宋、元名家范本。30岁后,开始游历海内外名山大川,得自然之意,搜尽奇峰。40岁后,汤春德成为职业画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墨由意出,境由心生”,成了他的艺术信条。
现任中国民族书画院创作室主任、中国民族美术家协会研究员、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水墨天地创作部主任、北京人民画院创作室副主任、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供图:汤春德)
2024年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D08版刊发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心有阡陌 笔走风云——读汤春德山水画》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