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气浑厚 意境清远 | 万嘉模的山水画艺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中国古代至高的人文思想,因此,在中国绘画史的发展过程中,山水画也成了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也孕育一方文化。万嘉模生于江西,毕业于江西师大。江西大地自古文人雅士辈出,在画坛,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就是其中佼佼者。万嘉模先生从小就居住在八大山人纪念馆(以前俗称青云谱庙)的青云谱,年少的他一直受文人笔墨的熏陶,高中时期有幸师从画家张中原先生,兼工带写的花鸟画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为张大千再传人施云翔先生的入室弟子。
图片
▲ 春来绿如蓝 (国画) 69×69厘米
万嘉模先生擅长水墨山水,兼花鸟。近年继承老师施云翔的艺术思想。山水画多以大山大水为题材,画面气势恢宏,用笔苍劲浑厚,既守传统又不乏新意。万嘉模先生性情耿直,内心充满对自然万象的热情,对绘事孜孜不倦,尊师重道,虚心好学,他经常外出写生,足迹遍及众多名山大川,勾画了无数画稿。因此,练就了一手过硬的传统笔墨功夫,对各个时代大家技法、史论的广泛研习使其诸法皆备,取之自由。
图片
▲ 太行人家 (国画) 69×69厘米
品赏万嘉模先生的作品,会感受到他那发自于内心的精神表现,他从中国画的文化立场出发,以“推进笔墨艺术”为己任,强调中国画应恪守“笔墨当随时代”的原则,追求雄浑、厚重力健的境界,提倡追求“气、笔、墨、趣”。画面的脉络是否连贯通畅,形态结构的开合走向是否有势,都关乎到“气”;“笔”在画幅中的层次节拍,使画面出神;“墨分五色”,苍润并济、浑厚华滋;“趣”则是意趣、笔趣、墨趣,趣味盎然。大山的苍茫气势,昭示着人的生命活力。万嘉模先生长期潜心山水、花鸟画创作,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地域特色,无论写实抽象,巨制小品均得心应手。力求在这种优美的语言中有恢宏的气势和强烈的表现力,呈现出“骨气浑厚,意境深远”的风格。他的画书写性强,豪放本真。特别是水墨山水画作品,极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识,笔墨内涵丰富。观其画中峻爽奇峭,风卷云涌,气势逼人,颇具层层开合的大章法。纵目一观,万岩千壑,在其笔下放笔直扫。画面的统一感与连贯性不是自然秩序本身,而是出自画家的心灵,是人的精神意识所衍生出来的胸中丘壑。在营造体积、质量感时,山脉脉理刚健自然。意境经营中,繁密与简约、灵动与沉着、刚劲与飘逸,不同之意境,以不同的笔墨表现。
图片
▲ 山西太行山龙岩大峡谷 (国画) 68×136厘米
中国当代国画家,张大千再传弟子施云翔先生在评论万嘉模的山水画创作时称,“融汇中西手法,在优美的语言中有宏大的气势和强烈的表现力。他的绘画路子宽,写实、象征,‘大品’、‘小品’,均得心应手。说明他善于从传统和现代艺术中撷取养料,善于从中西艺术中广览博取,善于从各种艺术门类和样式中接受启发。”总之,他善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艺术创造成果,为我所用,努力铸造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画有诗情,画境清远,有形象感染力,有精神内涵。他注重艺术创造的内在美即气质美。他的作品有较高的美学品位,是耐人咀嚼的,没有丝毫的漂浮和媚俗。
万嘉模先生的绘画是传统文化形态传承,也与现代精神相通,他的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历史、对人生、对社会的赞颂。万嘉模先生的山水画很有成就,其花鸟画也是颇得前人真传,画面不仅使人感到笔酣墨畅,内容上也能妙趣横生,真正呈现传统与新意完美的结合。当代的审美旨趣,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绘画艺术道路上,万嘉模先生正值创造力的鼎盛时期,在他墨彩流溢气韵生动的独特水墨世界里,我们期待着万嘉模先生有更多的佳作、力作问世,以美示人,为祖国山河立传。
艺术家简介
图片
万嘉模,江西南昌市人,江西师大毕业。南昌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南方总部基地中传华夏国际画院执行院长,深圳中国画学会理事。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美术作品展并有获奖。
(供图:万嘉模)
2024年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D04版刊发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骨气浑厚 意境清远——万嘉模的山水画艺术》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