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段纳入杭州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有没有你熟悉的?

杭州的灵魂,在于历史文化名城。
2023年5月1日起,《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施行,这是杭州首次以“城”为单位,为历史文化保护立法。该条例创造性地设置了历史风貌区、传统风貌建筑两类保护对象,进一步将杭城的历史文化“保护网”织大织密。
近日,杭州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公布。
首批历史风貌区的选择基于哪些考虑?哪些进入名单?名录的公布又将给杭州带来哪些影响?橙柿互动记者专访了市园林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郎旭峰。
图片
郎旭峰介绍,杭州自2005年启动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迄今,抢救性保护了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这些门类齐全、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传递了杭州各个时期的历史信息。
不过,当时历史地段的规模都比较小,在保护程序和规划方面都不是特别完善。“20年中,有些历史地段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比如其中的建筑被拆除或替换等等。此次公布杭州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主要是将抢救性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郎旭峰说。
名录中,一批是原有的历史地段,如上城区的南山路历史风貌区,西湖区的留下老街历史风貌区,拱墅区的大兜路历史风貌区等;另一批是如山阴街历史风貌区、坎山长街历史风貌区等本来够不上保护资格或在这个过程中遭到破坏的历史地段,被重新纳入历史风貌区中。
将历史地段统筹到市级的历史风貌区的名录中是条例的一大创新。
“这是为了保障杭州市域有价值的风貌片区和传统建筑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目前我们在推进的一个工作是‘应保尽保’,第二个是保护后如何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
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并不是静态的,郎旭峰表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启动,一方面杭州将对资源较集中的片区进行调查,并纳入到整体保护中,另一方面对开展周边的老城镇、老城区的核心区域的研究保护。
郎旭峰表示,“下一步我们会对保护名录进行逐批公布,包括周边的传统村落等等,也会同步考虑研究如何进行建筑的更新保护和局部设施的改善。”
杭州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特色
1、南山路历史风貌区
位于上城区古清波门与古涌金门之间,是城湖相接之处,集中体现清末至民国时期近西湖地区的建筑风貌,其山水胜景吸引了众多名人安宅筑园,有陈勾山、陈端生、茅以升及以潘天寿为首的大批中国美院知名艺术家和教育家,是展现杭州名人居住文化的特色街区。
图片
2、兴安里历史风貌区
位于现定安路地铁站东北侧奎垣巷沿线,以独立式宅园“丁家花园”为核心,也有保存较好的里弄建筑,对了解抗战、民国时期住宅、民居、园林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图片
3、中山中路北段历史风貌区
位于庆春路与解放路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街巷格局,及建筑肌理和风貌,体现民国典型传统下店上居的建筑风貌景观,是杭州从民国传承至今的特色日用品商贸特色街。
图片
4、梅家坞历史风貌区
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具有传统山地民居特点,拥有“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形成了独特的茶农生活、礼仪民俗,也是周恩来总理农村工作的联系点。
图片
5、白塔岭闸口机务段历史风貌区
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南部,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闸口白塔,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识性节点,也是浙江近代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的起始地,其机务段始建于1905年,仍保留着一些车间、仓库、铁轨并建有铁路博物馆,是集中展示杭州铁路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片区。
图片
6、大兜路历史风貌区
位于京杭大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至今仍保留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曾是京杭运河上通往浙北、苏南的重要商埠,是杭州运河文化的富集和典型代表区域。
图片
7、留下老街历史风貌区
位于留下古镇内,历史上是连接余杭县与钱塘县的重要节点。留下之名始于南宋高宗“西溪且留下”的名句,是古人选择理想栖居地的模板,历史上商贾并辏,见证了西溪地区兴盛发展。现历史街巷、历史水系等传统格局和古桥、埠头等历史环境要素保存较好。
图片
8、三墩五里塘历史风貌区
位于三墩古镇内,是杭州近郊保存较完整的江南水乡集镇,集农耕-农产品加工-水运-商贸-仓储一体的历史功能,留存的河埠、码头、古桥、古建筑等要素齐全,其“河墩体系、圩田孤丘”具有典型性与地方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图片
9、通济街历史风貌区
位于余杭区余杭街道西险大塘南侧,此地自秦代建县、隋代设州,该区域地下考古已发现汉代城址。现状保留有一批清代至民国的建筑群以及多处古井,是一个以垂直于余杭塘河的通济街和平行于余杭塘河的直街为主的商贸街区。
图片
10、坎山长街历史风貌区
位于萧山坎山镇内,街总长约2500米,街巷肌理与沿线传承风貌格局保存至今,具有整体保护的价值,是杭州钱塘江南岸海塘外商贸老街的典型代表,集中展示明末清初萧山传统民居建筑和商贸文化的特色街区。
图片
11、山阴街历史风貌区
位于萧山最早三大建制镇之一的临浦老集镇内。南邻浦阳江、火神塘,历史上的街市颇具规模,数十条街巷纵横交叉,是浦阳江流域集中体现清末至民国时期城镇风貌的特色街区。
图片
12、柏山陈历史风貌区
位于萧山临浦镇原柏山陈村内,现保存有清末民国时期规模较大、形制完整的传统墙门群,并作为陈朵如、陈银如等萧山地方名人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是反映萧山宗族文化的重要街区。
图片
13、义桥老街历史风貌区
位于萧山浦阳江边,是萧绍海塘西江塘上的商贸街区,保存有明代以来的街巷格局与肌理,以及因过塘业而形成的巷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