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作战”或加剧乌克兰军队人力危机

图片
堑壕中的乌克兰士兵。 图片来源 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
综合编译 张昊天
5月初,随着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地区重启并扩大攻势,乌克兰下一阶段的防御策略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欧美一些军事观察家认为,由于静态防御体系的建设速度慢于预期,面对“多线作战”的俄军,乌克兰军队的人力资源危机可能被进一步放大。
乌克兰和西方媒体近期的一系列报道显示,在交战最激烈的地区,防御体系薄弱成为乌克兰军队的最大问题。英国广播公司援引一名乌军前线指挥官的话说,由于在哈尔科夫州未能获得上级承诺的防御工事,他只能坐视俄军“径直走来”。在更南部的顿涅茨克地区,有乌军士兵向美联社表示,因为缺乏合格的掩体,他所属的单位遭遇了一场损失近百人的失败。
俄乌冲突进入对峙阶段后,双方都沿着接触线大量修筑地堡、堑壕、雷区与反坦克障碍,希望借此迟滞对手的进攻。据《乌克兰真理报》网站报道,去年秋天,在乌军反攻受阻的背景下,乌克兰政府呼吁加快建设新的防线,要求争取在2024年春季前完成土建施工。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个计划进展并不顺利。美联社在相关报道中提到,民间承包商必须冒着遭受炮击和空袭的危险建造防御工事,经过复杂流程才能拿到报酬,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承担这方面的工作。
在顿涅茨克地区,一位要求匿名的建筑商告诉美联社,乌克兰政府动作太慢,“建造防线这种事本该在上一个10年完成”。另一个隐忧是统计失真。为前线防御工事提供混凝土的企业主表示,某些地方官员迫于快速修建防线的压力,虚报了工程进度。他强调:“我看过官方数字,但以我对这类物资的了解,我知道这些数字不可能是真的。”
乌克兰一些政界人物批评泽连斯基政府“动作迟缓”。乌克兰“欧洲团结党”议员伊万娜·克兰普什-钦察泽在接受美国“政客”网站采访时称,在野党从去年夏天开始就提出相关动议,执政当局几度拖延,终于从今年2月开始建造防御工事,但为时已晚。哈尔科夫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奥列格·辛涅胡博夫直言不讳地告诉美联社:“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俄罗斯项目副主任约翰·哈迪指出,考虑到乌克兰的机动兵力不足,坚固的防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有了适当的防御工事,就可以用更少的人来防守”。然而,乌克兰在独立后的30多年间一直被财政紧张困扰,被迫解散了大多数专业工程部队,从苏联时代继承的重型施工机械也被甩卖。“我们一无所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乌军工程兵对美联社说,他去年10月到乌克兰东部修建防御工事时,能用的只有上世纪60年代的老旧设备和铲子。
乌克兰军方及政府没有回应媒体报道。也有一些专家对在战时大规模修筑防线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德国智库“欧洲弹性倡议中心”创始人瑟奇·苏姆莱尼认为,沿着长达上千公里的战线大兴土木并不现实,乌克兰当前应该实施重点防御,人力资源才是首要决定因素。
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客座研究员弗朗茨-斯特凡·加迪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西方都明白,乌克兰当前的一大劣势在于防守力量不足。近半个月以来,俄罗斯军队越过乌克兰东北部边境,在哈尔科夫地区夺取了十余个村庄和定居点。《纽约时报》援引一名乌克兰特种兵的话说,他和同事正在从该国东部紧急转移到哈尔科夫方向。美媒据此分析说,俄罗斯开辟新战线,目的之一是迫使乌克兰抽调在顿巴斯方向的机动部队。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考夫曼对美国“War on the Rocks”网站表示,乌克兰当下面临十分严重的危机,因为“(西方援助的)弹药可以在几周内抵达,但克服人力资源短缺往往要耗费几个月”。为应对前线的严峻形势,乌克兰上个月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7岁放宽至25岁,并对免除兵役的情况进行严格限制。5月初,乌克兰议会通过了《罪犯动员法案》,允许在对部分服刑人员进行特别评估后,吸收他们加入军队。
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新一波援助物资陆续运往乌克兰,但乌克兰军队的人员配备状况似乎难以在短期内好转。美军退役中将马克·赫尔廷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西方的先进武器不足以确保乌克兰军队收复失地,“只靠大炮和远程火力赢不了战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