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询函也没挡住两连板!上工申贝欲收购海外飞行器资产,“低空经济”能飞到何时?

图片
日前,上工申贝(600843.SH)发布公告称,为抓住国家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参与美国ICON公司及其关联方的破产重整。根据介绍,这是一家主要从事碳纤维轻型双座运动型飞机生产销售的企业。
在低空经济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上工申贝此举获得了上交所的火速问询,要求其说明是否存在迎合低空经济市场概念、进行概念炒作等情况。
尽管收到问询函,但依旧没能阻挡上工申贝股价的飙涨。5月22日和23日,上工申贝收获两连板,截至5月23日收盘,上工申贝报收于9.89元/股,连续20个交易日涨逾80%,最新市值为70.53亿元。
对此,上工申贝证券部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次交易,公司希望可以结合原有的业务,在产业链上进行延伸,并不涉及相关概念的炒作,交易所只是正常的工作问询,具体的情况以后续公告为准。
跨界收购海外资产遭问询
5月21日晚,上工申贝公告称,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对德国全资子公司杜克普爱华有限公司(下称“DA公司”)进行增资,并通过其在美国新设子公司SGIA以购买有效资产的方式参与美国ICON公司及其关联方的破产重整。
“本次投资是公司深化产业链纵向整合的一次并购投资重要尝试,将公司的业务从提供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设备进一步延伸到碳纤维制品的生产和制造,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新成长赛道。”上工申贝在公告中表示。
根据公告介绍,ICON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设计、生产及销售碳纤维轻型双座运动型飞机,总部和总装位于美国加州瓦卡维尔,生产基地设在墨西哥,目前员工总数313人。目前,ICON公司在售的一款ICON A5飞机,定位为介于轻型和超轻型飞机之间的集娱乐和运动为一体的飞机,市场售价在40万美元左右。
受内部管理和宏观环境不利等因素影响,ICON公司近几年连续亏损,已于今年4月启动了自愿破产程序。财务数据显示,ICON公司近3年累计营收约6345.9万美元,净利润亏损高达8471.4万美元。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合计5778.2万美元,净资产总额为-1.59亿美元。
上工申贝表示,ICON公司在碳纤维加工领域浸润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工程数据,能够提供集设计、开发、生产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长期以来关注ICON公司发展情况,对其内部运营的优势、困难、资产和财务状况均十分了解。”上工申贝表示,本次通过破产重整程序有望摘得资产,排除ICON公司历史积累的股权结构复杂、小股东诉讼等风险的掣肘和拖累,之后可以对公司业务进行合理化调整,与国内市场对接,快速实现发展。
不过,上工申贝也指出,本次投资完成后,短期内可能对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通过本次投资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产品结构、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中,上工申贝提及,公司在4月19日便审议通过了在海外跨界收购相关低空经济资产事项,但却以商业秘密为由,直至5月21日晚才正式公告。
对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其说明,前期以商业秘密为由不披露相关信息是否属于滥用信息披露暂缓豁免规则,相关理由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并结合期间股价情况,全面自查本次交易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及内幕信息管控情况。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信息披露的暂缓或豁免,一般应基于信息的保密性、重大性以及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考量。”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铁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上工申贝认为相关信息可能涉及商业秘密,并可能对公司利益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基于保密的考虑选择暂缓披露,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这种暂缓披露的行为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公司需要确保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至于是否滥用信息披露暂缓豁免规则,主要看公司是否存在故意隐瞒或误导投资者的行为,以及是否对投资者权益造成了实质性损害。”陈铁娇说。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秘密的判定主要依据其是否具有新颖性、实用性,且权利人已采取保密措施。而是否滥用信息披露暂缓豁免规则,则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如暂缓披露的理由是否充分、期限是否合理、是否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等。在这方面,监管部门会对公司的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督,以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低空经济乘风而起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近期,多地鼓励政策相继出台,为持续火热的“低空经济”添了一把柴。
5月22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这是我国首部针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技术规范,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物理特性、障碍物限制、场址选择、结构设计、专用设施设备等诸多技术参数进行了明确阐释。
同一天,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三年内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并计划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低空产业发展,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专项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低空经济重点领域。
四川省政府也于5月22日在第29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四川省研发、制造、空域、应用场景等优势,抢抓窗口期,在新赛道上加力加速冲刺,探索形成一批创新性引领性强的经验做法,加快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低空经济尽早“飞起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积极参与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构建全过程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空防安全、公共安全和飞行安全。
相关机构测算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其中作为前沿赛道的eVTOL产业规模接近10亿元,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接近1200亿元。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也积极布局,不少公司在近期发布的年报中,披露了自身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情况。据Wind统计,目前A股共有60余家公司被列为低空经济概念股。
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出现,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鹏表示,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呈现出积极的态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并建设了低空飞行试验区和低空飞行服务站等设施。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积极涉足低空经济领域,推动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努力。
国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力度大,配套法规逐步完善,行业商业化落地有望加快。
“低空经济将朝着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实施,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低空经济将实现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发展。未来,低空经济将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航空产业生态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