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有的问题,“看着看着”就来了……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冷兰玉 胡蓉
“视力退化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所以不管你是不是近视,都会出现,谁也逃不脱……”5月23日,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一病区主任曾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来,很多中老年百姓都对视力退化、老花眼等症状产生系列疑问。
那么,当人逐渐老去,眼睛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变化呢?曾琦对此做出介绍。
图片
一旦老花了,便无法逆转
“老花眼,是指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晶状体失去弹性,看近时不能变凸,导致看近处物体不清楚。”曾琦介绍,一句话总结便是——老花眼是晶状体调节力下降引起的一种类似远视的症状。
曾琦介绍,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当出现老花眼时,近距离用眼时无法充分地调节到所需要的视力,会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或者阅读时需要更强的照明,或者不能长时间看近的物体。
“一旦老花了,便已无法逆转。”曾琦提醒,随着老花的加重,就必须得靠老花镜才能看清楚近处物体。需要注意的是,各类眼贴、眼药水之类的治老花眼神器经过验证已经表明,并没有治疗效果。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
随着年龄增长,“白内障”也是高发现象。我国白内障患者人数或已高达 2.08 亿,即每 7 位国人中就有一位是白内障患者。
“随着我们的老去,原本透明的晶状体会逐渐变得浑浊,严重者呈白色观,如此一来泰山立于眼前怕是也看不见了的。”曾琦说。
实际上,除了衰老因素外,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机体外伤、过量饮酒、吸烟、长期使用激素等均与白内障形成有关。
“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白内障,因此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曾琦介绍。
“但由于公众对白内障危害认知的偏差,部分患者尚能‘只要看得见,就能拖一拖’的心态,加上对白内障手术的恐惧等原因,因此很多患者都没有主动接受治疗。”曾琦提醒,实际上,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十分成熟,手术时间短、伤口微小、恢复快是白内障手术的特点。
图片
对于轻微“飞蚊症”无需过分紧张
曾琦介绍,严格来说,飞蚊症不是一个疾病名称,也不特指眼前一定看到蚊虫类症状,而是对于一系列眼部出现的症状的描述。诸如:眼前漂浮物,眼前黑影飘动,像“飞蚊”一样,随着眼球转动而飞动,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点状、线状、环状,在看白色墙壁时更明显。这些都是玻璃体浑浊带来的症状。
在临床中,80%玻璃体浑浊都是年龄相关性。此外,外伤、炎症、近视、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导致玻璃体浑浊加重或提前出现。
“大部分玻璃体浑浊不需要特殊处理。”曾琦表示,对于小的“飞蚊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适应它、忽视它。当飞蚊症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可以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药物治疗,也可以采用YAG玻璃体消融激光治疗。
图片
可学会简单自测是否出现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又称为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退行性眼底疾病,其引起的中心视力急剧下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最终导致失明。分为干性AMD和湿性AMD。
在我国,AMD是5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原因,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大家可以通过下图,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进行自我检查。”曾琦介绍。如果纸上的文字看起来模糊或直线变得扭曲,或者有看不见的地方,应立即去眼科医院进一步检查。
切莫忽视慢性病的致盲威力
曾琦表示,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全身病。这些病变如果控制不好,对视功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及时就诊,病变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失明。
“因此,患有全身疾病的老年人除了要很好地控制血压、血糖等之外,不能忽视了这些病变可能出现的眼部并发症,更应进行定期的眼科检查。”曾琦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