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源出发,解锁中国名鸡产业突围密码

川观新闻记者 袁敏 袁城霖 达州观察 张海波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一只藏在大巴山里的特色黑鸡品种,如何才能真正“飞”出大山?
5月23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擦亮‘中国黑鸡之乡’名片,问计中国名鸡产业之路”大型行走调研报道,在达州万源市旧院镇大伦坎村正式启动。
调研报道组将通过在万源的实地行走调研、座谈,详细了解万源旧院黑鸡产业发展现状,掌握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明晰现实需求。
图片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在此基础上,调研报道组将从万源出发,奔赴全国多地,选取德化黑鸡、黄山黑鸡、荆门黑鸡等国内多个优秀黑鸡品种为重点观察对象,以点带面了解全国黑鸡产业发展现状,解锁中国名鸡产业的突围密码。
调研报道组还将走进广西三黄鸡、广东清远麻鸡、海南文昌鸡等多个国内地方名鸡产业代表地区,一线探访各地在良种选育、利益链接、品牌建设、文化赋能等领域的经验做法。
图片
黑鸡产品展示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期待通过本次调研报道,能精准把脉万源黑鸡产业发展之困,探寻品牌强化之策,问计市场突围之路。”调研报道组负责人介绍。
同时,调研报道组将结合行走全国的调研成果,提炼万源旧院黑鸡再次展翅起飞关键要点,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发布万源旧院黑鸡高质量发展白皮书,进一步为万源旧院黑鸡产业发展凝智聚力,也为四川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参考样本。
图片
黑鸡产品展示
万源旧院黑鸡于20世纪60年代被外界发现和关注,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0年前后开始探索市场化产业之路。
万源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当前,万源正抢抓托底性帮扶机遇,立足“生态、富硒、有机”优势,聚力打造“五彩产业”(“金色”粮油、“绿色”茶叶、“黑色”黑鸡、“褐色”药材、“青色”果蔬)。万源全市已发展200余家黑鸡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2023全市黑鸡出栏量426万余只,年产商品蛋4920余吨,实现产值6.7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