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生长看雄安 | 问渠哪得清如许?“黑科技”看护白洋淀

入夏的白洋淀,碧波荡漾,风光旖旎,心向往之,妙不可言。5月23日,跟随“拔节生长向未来——2024全国重点地方媒体总编辑雄安行”活动,九派新闻记者走进白洋淀,感受鸟语花香,水清岸绿。在白洋淀上凭栏望去,“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几个大字在小岛上清晰可见。水上的10万亩荷塘接天映日,12万亩芦荡密密莽莽,向水中看去,水草清晰可见。
  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一体化推进,系统实施了生态清淤、百淀连通、退耕还淀、湿地净化等四类重大项目。白洋淀水质连续三年保持Ⅲ类。截至目前,白洋淀鱼类已恢复至4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21种,野生鸟类增加到279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0种。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是怎样做到水清如许的?是如何全年稳定在Ⅲ类水的?
  据了解,白洋淀的治理成效还离不开精准的监测。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充分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应用等“黑科技”,建设了“天空地淀一体化智慧监测网络”、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和数据中心,形成了以水为主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了以数据为依据对雄安新区水质、大气现状整体把控。
  听,清水拍岸、鸟鸣声声,这就是雄安新区拔节生长的声音。
图片
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码头
图片
白洋淀万顷波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视频来源于冀云客户端)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