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词:又“萌”又“猛”的雕鸮

  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
  《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析。在悠扬变化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和读者一起领略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体验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野生动物不仅是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5月16日,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阿勒泰分局报警称发现一只腿部受伤需要救助的猫头鹰,经当地民警初步辨别,该鸟为疑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它右腿受伤,但生命体征正常。
图片
雕鸮。图片来源:新疆食药环微信公众号
  雕鸮是一种大型鸟类,体羽大部分为黄褐色;喉白色;头有耳簇羽;后颈和上背棕色,有黑色羽干纹;颏白色;胸棕色;下腹中央棕白色;覆腿羽和尾下覆羽微杂褐色细横斑;腋羽白色或棕色,具褐色横斑;虹膜金黄色;喙和爪均铅色,端部黑色。
  雕鸮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刺猬、野猫、昆虫、蛙、雉鸡以及其他鸟类。雕鸮虽然外表“呆萌”,但是它的喙、眼睛、羽毛、爪子等都是高效、准确捕食的利器。它们具有刺状般向下弯曲的坚硬喙,羽毛松软,是天然的消音器,爪子长度超过4厘米,抓握力强大到可轻松压碎、刺穿猎物。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