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顶流”,这一次还看深圳!

图片
不知不觉,深圳已经快44岁了。
一座城市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便是拥有自己的老字号。深圳也不例外。
最近,深圳的一个老字号便刚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这就是今天正式开幕的深圳文博会。
深圳文博会,全称叫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坊间对它又有个亲切的称呼——“见世面大会”。意思是指,即使是阅尽千帆的深圳人,也总能在这里被刷新认识。
图片
01
老字号,新顶流
图片
虽然是老字号,但深圳文博会的“老”,绝非衰老的“老”,而是指底蕴深厚。
官方认证下,自2004年创办至今,文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
对于普通深圳人而言,文博会称得上是一年一度的开眼界时刻。每逢开幕,会展中心就会变成一个阿里巴巴山洞般的宝库,一旦踏入,就被琳琅满目、千奇百怪的展品所迷了双眼,逛上一整天也不觉得累。
图片
二十年间,各个年龄层的深圳人都能回忆起,被深圳文博会上的展品“硬控”在原地的瞬间。如2007年第三届文博会上亮相的全球第一台无线传输超宽带高清电视,在那个电视还普遍是大盒子、接口以TV、AV为主的年代,宛如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存在。
上一届文博会上,在沉浸式数字剧场里身临其境地体验升级版的舞剧《咏春》,让观众刷新了对舞剧表现力的认知。
图片
可见,深圳文博会这个“老字号”非但不老,而且“潮”得很,难怪国内文化产业的工作者,都会尊称它为【行业风向标】。深圳文博会上的展品,可以用“三新”来概括其共同特点——理念新、技术新、表达方式新。不仅可以看见当下最新潮的文化产品,甚至能从中预见未来的模样。
最近《我的阿勒泰》热播,让新疆又一次成为大家心驰神往的旅行胜地。而在本届文博会上,《我的阿勒泰》原著作者李娟受邀亮相新疆馆活动,介绍阿勒泰和新疆的风土人情。新疆馆以阿勒泰元素为代表,展出千余种展品,在线下延续剧集引起的“爆款效应”。
图片
图片
不光展品新,本届文博会还开辟了新的展区——游戏电竞展区。对于深圳的二次元爱好者和电子游戏玩家而言,这可能是今年最不容错过的同好交流盛会之一,堪称“过年了”。
完美世界、中手游、米哈游、三七互娱等国内知名游戏公司,都各自携最新游戏产品亮相。现场还举办了为期两天的MOBA电竞赛事,在现场可以亲自见证《王者荣耀》职业选手之间的较量。之后,还将有知名Coser签售会、宅舞大赛、格斗游戏赛事、痛车文化展等活动接连上演,这等规模,放眼全国漫展都是一流的存在。
图片
图片
深圳文博会,真的很懂年轻人。
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中国完全不缺多元灿烂的文化,但是往往欠缺把它们展示给外界的有效方式。
最近两年,各地的文旅局卷得飞起。淄博烧烤火爆了一个盛夏,哈尔滨化身“尔滨”冬季制霸,再到天水借麻辣烫弯道超车。为了收获最多的关注,文旅局都在短视频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你方喊麦,我方变装,颇有“过招”之势。
图片
图片
这番比拼,正属于最近两年广为流行的“数字文旅”的范畴、它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能够利用新技术,为既有的文化提供全新的表现方式。
线下也不例外,在这届文博会的现场,各个省市地区,不约而同地利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呈现各自的当家文化。如山东省展厅利用曲面巨幕呈现牡丹之美,山西省展厅展出了裸眼3D效果的兵马俑。
图片
图片
而作为数字化产业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深圳的数字文旅产业,同样很能打。
02
数字文旅,深圳先行
图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张志安教授曾说:“不同城市的文旅资源禀赋有所差异,比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文旅地标,深圳是吃亏的。不过,深圳的优势恰恰就是没有包袱、充满想象。这座城市扎根湾区、毗邻港澳,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青春之城,做文旅传播就是要立足这种城市基因。”
早在几年前,博物馆VR、无人机表演等数字文旅项目,就已经频频走进深圳人的视野。深圳人到别处旅游,常可以小小骄傲地说上一句:“这都是我们深圳玩过的。”
图片
作为行业风向标的文博会,更是早在2020年就开辟了“云上观展”的参观模式,打破了传统展会的物理边界。数字文旅产业走得快、走得靠前,正是深圳优势的表现。
本届文博会上,深圳数字文旅产业,又展现了属于next level的实力。
以高科技产业云集而著称的南山区,并未按传统套路大秀肌肉,而是剑走偏锋,重点展示了在地的电竞产业文化。电竞+咖啡、电竞设备、电竞潮玩轮番展示,没想到南山还有这么会玩的一面。
图片
图片
被首次引入文博会的深湾国际马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马术庄园的概念和形象搬到了展览馆,打造“深湾马术庄园”。
在这里,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到马术运动的相关知识,还能现场与欧洲温血运动及英国设特兰等顶级马匹亲近互动。
除了真马互动参观,主办方还准备了模拟马骑乘体验项目。相对于真马骑乘,模拟马可以缓解初接触马匹的恐惧心理,能有效规避安全隐患。
图片
数字技术,还可以让传统文化活跃起来。
龙华区的展馆,打出了“文旅融合 数创未来”的口号,被龙华人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观澜版画,便在VR、透明屏幕、3D打印等技术的加持下,迎来表现力的飞跃。有了数字技术,“犹在画中”、“走进画里”不再仅仅是一种比喻修辞,而是变成了现实。
图片
03
20年文化开花,深圳更“好逛”了
在文博会开幕的同时,2024年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也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提到:“一往无前的科技和瞻前顾后的文化一起,才会造就一个有灵魂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现代世界。
回顾首届论坛,曾专门设置了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分论坛,还有嘉宾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而本届文博会的一大突出亮点就是聚焦数字化,大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展会数字化建设。它是一场推进文化数字化的盛会。
数字技术,为文化的传播生长,插上了翅膀。
图片
文化的积累并非只有传承一种方式,还包括在不断锐意求新的过程里获得。深圳对数字文旅的高度重视,便是后者的典型表现。过去有人说深圳是“文化荒漠”,深圳人尚找不到理由反驳;但若今天再老调重弹,只能说是一种固执的偏见。
文博会走过的20年,可以说也是深圳治理“文化荒漠”,蜕变成文化绿洲的20年。2003年,深圳被确定为全国首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2004年,深圳市又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文博会正是应此运而生的产物。
20年里,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仅占GDP不到3%,以平均15%以上的增长速,跃升到现在占GDP约8%的地位。文化企业更是超10万家,从业人员逾100万人。
有人也许会质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其实,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光创造效益,也反哺生活,赋予生活更多情趣。
就如曾经的大芬村,因2004年文博会的推波助澜,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获得无数国外订单。到了今天,大芬村已经从当初单纯的油画产业基地,蜕变为知名的文化艺术中心,吸引无数游客来此观光游玩。
图片
2004年首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作画现场。
如果你留心身边的变化,会发现这些年深圳变得越来越好逛了,几乎都在每天都在上演画展、音乐会、文物展等文化活动。这正是文化产业发展造就的成果。
作为这一系列变化背后的重要推手,文博会本身也早已成为一个好玩、好逛,且“深圳限定”的文化游园会。若再有外地朋友问起深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妨带ta来到会场,感受一下深圳的“文化冲击”。
来源:深圳微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