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已至 南京将守好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图片
图为发布会现场
抵御水旱灾害是保障民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要事。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境内江河湖库水系众多,是全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当前南京已进入汛期,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全面展开。5月23日,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准备情况。
防汛责任落实到人
南京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责任。逐级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体系,细化确定防汛抗旱、防台风、流域性河湖、水库、重点塘坝等各级责任人2240人。
与此同时,持续排查风险隐患。组织各区各单位全面开展汛前检查,重点排查河道堤防、水库塘坝、涵闸泵站、排水管网、地铁隧道、居民小区、下穿桥涵、建筑工地等,完成长江19个重点岸段131公里水下地形监测,确定市级防汛重点风险隐患11个、城市重点易积淹水点29处,逐一落实整改措施或度汛方案。
防汛物资储备充足
此外,南京还加快推进一批工程建设。句容河、胥河、一干河等重点防洪治理工程加快建设;30项防汛消险工程、13座重点塘坝整治、7座水库清淤5月底完成,26处城市积淹水点整治工程5月底完成20项主体工程。深化排涝设施常态整改检修,完成435条道路3756处雨水管网缺陷整治,清疏干支管5089公里、雨水篦子27.38万个,清捞窨井21.91万座,确保管清泵转闸通。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市储备“三袋”(草包、编织袋、麻袋)710万只、块石40.3万吨、木材3900立方、土工布60.5万平方米等防汛物资,落实排涝移动泵车82台(含龙吸水2台)。市级组建抢险巡查队伍41支2858人,各区落实抢险巡查队伍706支约2.8万人。并增设水雨情、易积淹水点、排涝泵站、视频监控等监测遥测站点,完善立体感知体系,提升防汛调度信息化水平。
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变化
根据预测,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南京水务部门将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提前做好秦淮新河闸、武定门闸、三汊湾闸等流域性枢纽和中小水库洪水调度。
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充分利用气象12379预警平台以及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到基层一线,直达神经末梢。落实落细重点防御。强化险工段、易积淹水点、地铁隧道、下穿桥涵、水库塘坝等重点区域队伍物资现场前置,关键时期加派人手、加密巡查频次,确保发生险情抢得早、抢得准、抢得住。
守好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南京市水务部门也将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严格执行防汛值班、日常巡查等制度,加强与防指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开展汛情会商研判,强化协调联动。根据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面落实防范应对措施,组织协调做好应急处置。
此外,统筹兼顾防汛抗旱。警惕高温和伏旱的可能影响,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在保证防汛安全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河湖库蓄水保水,防止涝旱急转。提前做好骨干翻水线维护、引水沟渠清理、抗旱设备保养等抗旱准备,保障城乡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