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活了”丨湖南文化之美鹏城绽放 带你全视角游览湖南馆

红网时刻新闻5月23日讯(记者 郭薇灿 摄影 朱丽萍)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借此盛会,湖南文化之美再次在鹏城绽放。接下来,就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感受湖南馆的每一个角度吧!
图片
作为参展省份之一,湖南展馆以“融合育新质·三湘涌新潮”为主题,通过“科技”“融合”“简约”的设计,体现了湖南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发展理念。
图片
展馆大面积使用传统湘绣丝线,塑造湖南韵味,并采用极简的设计语言、全数字化的展现手法,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下充满现代感、时尚感的湖南新形象。
图片
湖南馆的参观动线设计合理,实现了“远处可看”“近处可玩”。观众进入11号馆主通道,即可从远处看见湖南馆的巨幅裸眼3D视频,并吸引前往。
图片
行走至展位正面时,可近距离观看常德丝弦表演。
图片
从右侧进入展位后,可参观湖南广电展区,通过巨幅7字型屏幕了解湖南“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范——马王堆T形帛画数字化采集和互动、纪录片《中国》、电视剧《问苍茫》《声生不息·宝岛季》等作品演示和互动。
图片
观众还可现场体验“数字人偶虚拟互动跳舞”“爱芒导演”“MR空间”等最新技术。
图片
随参观路线,进入湖南博物院展区,其与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打造”数字汉生活,以丰富的馆藏文物数字化成果为依托,打破从“库房”到“硬盘”的博物馆数字化困局。从“穿汉服 享汉乐 食汉宴 用汉方 写汉字 购汉礼”六个维度,将马王堆文化转变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汉代生活方式。
图片
转身,便可看到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打造“数字浯溪”项目,通过多光影高精度数字采集技术,令肉眼已经看不见的摩崖石刻上的文字重现于世。首次在数字世界还原颜真卿“大唐中兴颂”。
图片
再向前走,可看到湖南出版集团采用传统与科技相融合的展陈手段,通过“1+1”展示矩阵,即:1个精品书台+1个曲面大屏,呈现湖南出版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成果。
图片
现场,可通过裸眼3D视频,展现周敦颐、王夫之、魏源、左宗棠、曾国藩、毛泽东等人物经典名句,以及出版湘军从铅字到激光、从激光到数字、从数字到智能的发展历程及目标。
图片
在湖南出版的图书展示区,可以看到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悠久湖湘文化为主线,重点展示的一批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化系列集成类图书,如《船山全书》《曾国藩全集》《左宗棠全集》等。
图片
随路线右行,进入非遗展区,可近距离观看湘绣之美。
图片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此次带来了《风合雨花香》《绣长沙》《锦上游》《花神》《星空》等一系列文创作品,让更多的人一起领略针尖上的湖湘之美。
图片
同时,可通过视频展播的形式观看长沙、衡阳的城市宣传片以及著名景点、文旅活动的宣传视频。
走进展区,还可近距离把玩各类文创产品,让观众感受到湖南文旅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潮流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