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遏制跨国公司不平等定价

  当地时间5月17日,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宣布致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要求欧盟出台相关政策遏制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运用不同定价规则的行径,以改善希腊物价飞涨的现状。
  米佐塔基斯在信中敦促,必须尽快要求跨国公司向其经营所在地的欧盟成员国解释,为何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市场的定价不同。尽管市场规模及运输成本有所差异,但在邻国地区内部,定价应该是相似的,同时欧盟有能力通过监管进行干预,并为跨国公司建立统一的定价规则。
  希腊经济学家预计希腊政府将提出以下要求:第一,管理跨国公司防止平行进口的措施,保证货物自由流动。第二,打击以不同包装和不同名称销售相同产品的现象。第三,打击套利行为,禁止在一个地区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产品,并在另一个地区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第四,禁止不同地域的价格歧视。
  受到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希腊物价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一些生活用品价格比欧洲其他国家高出许多,希腊通胀形势不容乐观,4月份该国通胀率为3.2%,而欧盟平均通胀率为2.6%。同时,希腊人的基础工资水平普遍低于西欧、北欧各国,希腊民众生活越发困难,希腊政府尝试采取措施遏制跨国公司的价格“霸凌”行为。
  2023年3月,希腊竞争委员会发布调查显示,与销售价格最低的国家相比,联合利华及宝洁公司的相关产品在希腊的售价高出113.9%至361%。具体来看,联合利华的一款洗衣液产品在希腊的售价比爱尔兰高出270%,比奥地利高出172%;另一款三合一洗衣粉产品在希腊的售价比爱尔兰高出301%,比瑞典甚至高出361%,综合考虑地区因素,希腊商品价格甚至比同为南欧地区的塞浦路斯高。这两家国际巨头企业明显违反了希腊政府关于商品利润率上限的规定。2023年11月2日希腊发展部宣布对这两家跨国公司的希腊子公司分别处以100万欧元的罚款。至今,希腊已对10多家跨国公司以“不正当牟利”的名义进行罚款,其中包括强生、高露洁、法国著名文具公司BIC、知名连锁超市Lidl等。
  希腊发展部长斯克雷卡斯表示,同一家跨国公司对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实行差别价格的现象被称为“领土供应限制”,这种商业行为如今被跨国公司滥用,对个别国家(尤其是小国)、批发商和零售商造成了不平等的压制。他同时表示,打击暴利是政府的首要任务,政府部门将继续加大力度,通过严格检查惩罚市场上的不正当牟利行为,如今已初见成效,超市中部分商品有一定的降价。
  希腊经济学家认为,对欧洲而言,为了消费者的利益深化市场改革、健全监督机制,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生存问题。 (经济日报驻雅典记者 刘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