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锻造千亿新起点上的“新”力量

图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新会宣
去年迈入千亿GDP强区的江门新会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潮汹涌澎湃。田间地头,一张智慧网“管住”陈皮产业;生产车间里,“传感器”代替人眼“盯”住生产流程;会发电的模块化建筑、全球最大的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众多新会“新”制造走向全球。新会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锻造千亿新起点上的“新”力量。
生产力上演“新”故事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近年来,代表技术进步的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在新会迅速壮大,生产车间升级换代与时俱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新会区鼓励造纸等传统产业企业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实现提质扩量。位于新会区双水镇银洲湖纸业基地的广东简彩纸业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中高端热敏纸、环保防护纸、合成材料涂布产品及光热分离膜生产项目。其中,新生产基地2号涂布生产线安装有大量检测传感器,可在线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能耗数据及制造过程工艺数据,精准控制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
同时,新会区也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今年,省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大型养殖装备——“台山1号”在位于新会区崖门镇的威立雅海洋环境工业(广东)有限公司码头成功下水。该公司副董事长刘国红表示,企业建成全球最大(15万吨级)机械化梳式滑道,能够满足船舶修、造、拆,以及大型海工结构的制造和上下水。该设施共取得了1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已先后为亚洲最大的盾构机总装、全球最大的半潜驳船总装、广东省海上风电塔筒制造、香港重点桥梁工程预制件总装下水提供服务。
类似的“新”故事还有许多: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依托云网融合、5G物联网技术,对新会陈皮从柑果种植、加工到销售各环节信息建立数据库,为产业规划、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提供决策辅助;华津码头5G智慧港口结合智能理货系统,精简港口理货人员,降低人力成本,并通过5G+手持PDA,满足港口移动办公的需求。
“新”优势造就“新”力量
今天,借助数字化智慧化技术革新浪潮带来的动力,新会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竞赛中加速前进。这场竞赛中,新会拥有独特优势。
新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去年年底,江门双碳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成为首个“双碳”领域的粤港联合实验室。新会区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双碳产业基金和双碳创业基金,全力支持“双碳”领域新兴产业发展和碳前沿科技培育孵化、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近年来,新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新会R&D经费投入、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增至161家,17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500强。今年,新会区重点打造“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促企业开展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不锈钢、纸业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海工装备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更多企业与双碳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合作。
接下来,新会区将坚持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创建省实验室、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N”体系;用好“科创十条”,深化全过程创新链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实现高企存量超5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