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场人工智能音乐会 看一场亦真亦幻“红楼梦”

图片
  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推出“旅途:亚诺士·法约及PESTI工作室”展览。
图片
  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精心推出“红楼梦数字展”,采用传统展陈与数字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展出。
图片
  以莫高窟壁画艺术为灵感的音乐剧《飞天》。 资料图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昨日在深圳开幕。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本届文博会在展览规模、展商数量、海外参展商、采购商数量以及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上均再创新高。据悉,本届文博会除国际会展中心的主会场,各区还设立了52个分会场,真正把文博会开到家门口。
  A
  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
  5月22日下午,第20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开幕。本届文博会雅昌分会场以“数与美”为主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盛宴。  
  亮点1 两大数字艺术展
  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精心推出了两大数字艺术展,充分展示了雅昌通过数字赋能文旅行业的实力与决心。其中,“红楼梦数字展”以清代孙氏全本《红楼梦》为蓝本,采用传统展陈与数字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文学世界。自去年7月以来,“红楼·幻境”数字展已在长沙市博物馆、安徽省美术馆等地成功展出,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评选的2023年文旅数字化创新“十佳示范案例”殊荣。此次雅昌分会场的红楼梦数字展,不仅呈现了过往的精华,更推出了10亿级像素超高清艺术图集、文创衍生品等丰富内容。
  “雪域回响——西藏文化艺术数字展”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区、数字交互体验区等多种形式,让观众亲身感受西藏壁画艺术的魅力与西藏文化艺术交流的历程。展览背后,是雅昌布达拉宫数字化采集团队多年来的辛勤努力与智慧结晶,让尘封多年的壁画艺术以全新的数字化形式重回大众视野。此外,现场还展示了雅昌打造的数字文化应用产品——“雅昌百灵”和“艺数盒子”。
  亮点2 “未来协奏曲”人工智能音乐会
  作为大湾区的文化艺术地标,雅昌艺术中心通过搭建艺术交流平台,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艺术交流,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共同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态。
  由雅昌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 Generative AI R&D Center)合作的“未来协奏曲”人工智能音乐会,是本届文博会雅昌分会场的一大亮点。
  这场音乐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通过生成式算法,将文本、和弦、旋律、动机与音乐形式等多元要素融合,创作出结构严谨、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观众不再是单纯的聆听者,而是成为了这场音乐盛宴的参与者与共创者,共同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完美融合。
  今年正值中匈建交75周年,本次文博会,雅昌推出“旅途:亚诺士·法约及PESTI工作室”展览,展出匈牙利著名艺术家亚诺士·法约以及PESTI工作室画家的代表性绘画及丝网印刷作品50余件,通过这场抽象艺术盛宴,架起中匈两国人民文化互鉴的桥梁。
  本届文博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推动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重要力量。
  B
  万科云城设计公社分会场
  万科云城设计公社分会场今日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分会场活动以“云设计 新消费”为主题,以产业合作、艺术展览、学术视听、电子竞技、多媒体数字艺术表演及创意市集等多元化的形式,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与体验活动,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艺术创意风暴。  
  亮点1 开幕式聚焦数字艺术主题
  活动首日,由担任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导演之一的曹雨西执导,携手多家数字艺术行业创意企业,开展分会场启动仪式。活动集合数字艺术签约交易、数字艺术主题分享、数字艺术沉浸表演三大环节。开幕式以数字艺术家创作内容为出发点,以当代艺术界收藏家和大众视角,围绕系列作品创作思考、私人收藏及公共空间应用等三大主题进行分享。现场将搭建瀑布式曲面大屏,通过声、视觉艺术相结合演出形式,为现场观众建构一个巨大的视听场域,获得精神沉浸体验。另外,TEDxSheHeStreet“艺术&设计点亮生活”主题分享将在设计公社B区举办。  
  亮点2 联合本土原创企业 聚焦三大主题特色
  本届分会场将集合设计公社园区香蕉设计、凯乐文化、SUBTLE等本土原创设计企业,聚焦公共艺术品展、潮流时尚产品展、数字艺术品展三大主题特色,分别从打卡互动、时尚消费、艺术品体验,激活分会场观览路线,通过时尚消费产品与极具视觉感官的公共艺术作品,引领观众走进设计美学的新境界。  
  亮点3 首次联动三大文娱消费
  作为本届分会场的亮点之一,分会场将首次实现WUCG大学生王者荣耀电竞联赛、腾讯音乐潮流音乐会、云城万科里轻松创意市集三大文娱消费内容的联动,以数字娱乐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展现数字时代的设计与竞技风采;以音乐新生的力量探索线下音娱消费的新模式和商圈经济的新增长点,展现音乐与数字设计的完美结合;以文创产品汇集创意与创新,展现文创艺术设计魅力与文化消费乐趣。
  本届万科云城设计公社分会场系列活动,创新展现数字艺术与文化、商业、生活的深度融合,打造居住文体新场域,驱动商业文娱新消费,开启产城融合发展新纪元。不仅是一次数字艺术创意的集中展示,更是一个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消费升级的实践窗口。
  C
  天健云途·创智中心分会场
  第二十届文博会天健云途·创智中心分会场“逐光·云途——跨界融合:数字科技赋能文化创意产业”开幕式已于5月20日启幕。  
  亮点1 8个项目14家企业进行签约
  开幕仪式上共有8个项目14家企业分三组进行了签约仪式。其中,格物文科与马来西亚Aptrasco集团,香港鼎星国际与国元文化产业研究院分别达成项目合作。据了解,后续分会场还将通过产业对接、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搭平台促交流,助力更多项目合作与交易达成,全力推动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之,分会场开展了“跨界融合:数字科技赋能文化创意产业”主题演讲环节,旨在探讨如何更好推动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文化产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指导文化创意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更好发展。  
  亮点2 还将举办创意集市、音乐会等丰富活动
  文博会天健云途·创智中心分会场还将举办“文化引领科技,科技赋能文化”企业展、“科技与文化的碰撞”创意市集、“逐光·云途”文化传承之路音乐会演出、“织梦未来”传承与创新表演show、智炫文创嘉年华和数字艺术放映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呈现科技与文化的动人魅力。
  D
  深圳书城中心城分会场
  本届文博会深圳书城中心城分会场于5月22日至6月10日举办,将聚焦都市生活新风尚,以“遇见书城 阅尽生活”为主题,发扬“文化+创意”内涵,打造一个新兴文化交流集散中心,呈现福田文化跨界发展新活力、新成就。  
  亮点1 联合深圳本土高校 打造创意生活街市
  主要突出三大亮点:一是拓展文化消费新场景,延展品质阅读新空间。联动莲花山公园紫陌书吧、深圳湾公园迁鸟书吧、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百姓书房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开展盖章打卡、花艺体验等特色文化活动。二是加强校企联动,激发城市文化创造力。联合深圳大学共同打造创意生活体验街市,邀请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学生作品互动展、深圳大学创意跨界整合实验基地体验小铺等多个原创品牌项目亮相深圳书城中心城二层中厅。三是发挥平台资源优势,探索文创展销新路径。与书城内书店及平台商户携手举办非遗体验、音乐汇演等惠民文化活动,推出限定优惠福利,解锁“时时刻刻有活动”“兜兜转转有优惠”的游逛体验,与市民读者分享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发展新成果。  
  亮点2 将扶持更多原创品牌走向市场
  启动仪式上,深圳市深版文化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一同探索在校知识实战化转换新路径,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实现成果转化和服务精准供给,扶持更多优秀原创品牌从校园走向市场。
  据悉,本届文博会深圳出版集团承办1个“媒体融合·新闻出版展区”、1个国家级论坛——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并设立深圳书城中心城分会场,充分发挥全民阅读推广主力军作用,凸显“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展会特色。
  音乐剧《飞天》特别版本今日亮相文博会
  以经典跨越千年时空,触碰历史余温。音乐剧《飞天》以莫高窟壁画为引,将璀璨盛大的敦煌文化呈现在舞台之上,让中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一个文化遗产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传播,为传统艺术瑰宝注入全新时代力量。南都记者了解到,音乐剧《飞天》将作为2024深圳文博会艺术季特约作品,于5月24日-26日在深圳大剧院与观众见面。
  此次演出的导赏见面会于5月22日在深圳大剧院举行,音乐剧《飞天》制作人兼艺术总监李盾、戏剧导演丁见非就《飞天》的创排过程、文化意蕴及本次文博会的特别版本进行了深入交流。见面会上,主演高天鹤、李泽美现场表演《我在梦里见过你》《飞天》等剧中精彩唱段,为到场嘉宾及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典。  
  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剧叙事结构  
  以莫高窟壁画艺术为灵感,音乐剧《飞天》通过以常书鸿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文化守护者的故事浓缩为“守护人”和“赶路人”两个典型形象,串联起4个注重道德教化的本生故事;将上世纪30年代在敦煌的大漠风沙中,一点点现出真容的精妙壁画与文化守护者在恶劣、动荡的环境之下竭力保护文明瑰宝的经历彼此融合,悠扬的曲调和诗意的词句借由现代的视听表达成为舞台上的艺术精品,为观众献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书写一段人类文明的史诗天籁。
  自4月末北京首演之后,《飞天》奔赴敦煌、兰州完成了两站巡演,口碑一路走高。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腻精湛的表演,扣人心弦的演唱以及彰显中式审美的舞美,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音乐剧叙事结构,结合音乐剧演唱方式和中国流行音乐经典,把戏剧的美育功能和大众化审美趋势有机结合,《飞天》以一种更具全球视野的艺术表达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将四个本生故事进行更多呈现  
  继划时代的音乐剧《蝶》之后,李盾、三宝、关山这个中国原创音乐剧“铁三角”再度聚首,创作出了《飞天》这部兼具历史厚重感和人性温情叙事的舞台作品。为了达成最佳的舞台呈现效果,《飞天》集结了国内外顶尖创作团队和艺术家,精益求精地在媒介质感、表达形式等方面从不同层面赋予《飞天》以全新的视听面貌。
  本次亮相文博会的《飞天》,是由戏剧导演丁见非微调编排的特别版本,李盾仍旧用“量子纠缠”的理论阐述这次尝试:“每一位艺术家的加入都会和作品之间产生奇妙的反应,这种纠缠会贯穿创作到表演的每个环节。”正因为如此,他对这一场相遇和最终的舞台演绎信心十足。
  丁见非表示,自己三次与《飞天》结缘,参与此次微调工作,主要是对于原剧本文学创作的回归,将四个本生故事进行更多的呈现。音乐剧有其规律,在回归创作的过程中,围绕着“在音乐中做文章,从文章中找音乐”的宗旨,通过戏剧性和文学性的表达,赋予这部剧整体性的呈现。
  李盾强调,音乐剧《飞天》是“触达人心的艺术滋养”。“守护人”的故事让主演李泽美备受鼓舞,“想用脆弱且坚强、孤独却完满、平凡而伟大来形容她。她既做到了如沙枣花般的坚韧勇敢,也如九色鹿一般纯真善良,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传承’二字的含义。”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陈紫嫣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