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浦江畔实现梦想

范宇斌
图片
赵鹤鸣在制作咖啡。
图片
谢晨近照。
图片
郑捷近照。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近日,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如约而至,众多青年才俊汇聚一堂,碰撞智慧火花。他们的创业故事,生动展示着青年的创新活力和上海的城市磁力。
1年完成了4轮融资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自动驾驶系统,这是启数光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晨正在开展的探索。他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和仿真技术结合,用海量的合成数据为通用人工智能提供“燃料”,解决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瓶颈”问题。
谢晨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物理学学士学位、数量金融博士学位。2023年初,他决定在上海创业,短短1年时间里便完成了4轮融资。创业以来,谢晨团队已与多家海内外知名自动驾驶公司、主机厂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在过去的成长道路上,我一直不断积累。创业需要找到客户的真正需求,而不是拿着‘锤子’去找‘钉子’。”谢晨说。
“创业的酸甜苦辣都是有趣的经历,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谢晨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在他看来,上海为创业青年提供了很理想的外部环境,让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得以集聚在这里。“未来的路还很长,创业者步履不停,我们要更好解决‘痛点’,持续为客户提供价值。”他说。
把豆腐“搬”到咖啡馆
上海Beans cafe豆腐甜品专门店总经理、上海瑞兰豆坊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鹤鸣出生于2002年,是上海豆制品企业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青浦金泽赵家豆腐店”的第五代非遗传承人。
2023年,留学英国伦敦的赵鹤鸣回到上海,如何将祖传的豆制品工艺与咖啡、甜品跨界融合是他的关注焦点。在厂里的实验室待了两个月之后,赵鹤鸣研制出用豆腐制作的西式甜品,豆腐甜品咖啡店由此而生。
赵鹤鸣说,准备创业就像是写小说,需要有一次次被退稿但不气馁的勇气和信心。
受益于上海丰富的市场资源以及政府部门对老字号非遗企业的扶持政策,赵鹤鸣的创业之路进展顺利。他说:“一方面,我要学习家中前辈吃苦耐劳、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传承好非遗技艺;另一方面,要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研发创新产品,让更多具有创意的豆制品来到消费者的餐桌。”
首次参加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赵鹤鸣觉得很新鲜,“这是一个多元平台,不同行业、学术背景的创新创业青年聚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鲜活的创业案例。对我这个创业新人来说,这些经验非常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在这里可以全身心投入科研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在海外生活和工作了17年的80后青年郑捷回到上海,开启创新之路。
郑捷出生在上海,18岁时离开上海出国留学,每次回国他都看到上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所学专业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密切相关,他希望能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2022年,郑捷全职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组建了年轻的高学历创新团队,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遗传多组学数据库以及分析平台“组学港”。他说,作为国际大都市,海外归国人才早已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时代需要我们承担更多责任。青年群体具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动力和魄力,我们应该汇聚更多青年力量,助力建设科技强国。”
回国工作让郑捷感到如鱼得水。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上海,以及瑞金医院团队的关心支持,让他能够快速融入这座城市。郑捷介绍,回国以来各个层面的扶持政策措施帮助他快速组建了团队,并得到科研经费及科研项目等全方位支持。
“上海培育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集聚了一大批能够引领发展潮流的创新创业人才,并辐射到长三角乃至全国。我们在这里可以全身心投入研究,这对科研工作者而言非常重要。”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