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河北展区,来自北京的时尚小姐姐田璐芸和朋友在“跟着气味游河北”区域驻足欣赏。在这里,运用衡水内画工艺在河间工业玻璃上描绘河北省知名旅游地标,并联名香氛潮牌“气味图书馆”打造的系列香氛文创产品,让田璐芸爱不释手。“其实衡水内画、河间玻璃、气味图书馆这三样我都听说过,但是我没想到这些看上去完全不会产生交集的产品会以这么一种方式让我喜欢上。”田璐芸告诉记者,这种既传统又新颖的设计让她只想把它们赶紧带回家。
图片
全镂空纸雕宫灯
记者看到,这款香氛文创瓶身不同图案对应河北省各地不同节气里的独特味道,让观众在花香、果香、木质香中,开启一场对于河北的“寻味之旅”。“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特别受年轻人青睐。”据该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香氛文创有了传统文化的加持,一下显得有了深度,这种彼此助力,效果大于1+1+1的尝试非常有意义。
左手迅速旋转,右手飞快刻画,泥胚在国家级非遗定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庞永辉手下变得“听话”起来,眼看着刀口或划或刺,或抹或挑,一件作品像变魔术般有了模样……“行嘞,完活!”庞永辉一气呵成,停刀住手,前后不过一会儿的工夫,却是让旁边围观的人大气不敢出,唯恐打扰了这“潇洒奔放、行云流水”的创作。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这就是定瓷的特色。”庞永辉向围观的人们讲述定瓷的前世今生,曲阳定瓷技艺曾失传近千年,后来定瓷大师陈文增将这一绝技复活,并发扬光大。近年来,定瓷人与清华美术学院陶瓷系合作,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设计生产出造型新颖、时尚大方的茶具、酒器等日用瓷产品,上市后受到消费者喜爱。“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有用,才能有更多人愿意去认识定瓷。”庞永辉说。
内画鼻烟壶
“当、当、当……”随着铜錾在岩石上敲击,细密的声音如音符般在耳边跳跃,石板上松鼠的毛发根根分明,清晰可见……被围在人群中的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石影雕代表性传承人方士英正在专心创作。石上一幅画,锥上千般功。三十年来,方士英以石板为布,以铜錾为针,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用来传承和坚守技艺,完成了一件件人物、花卉、风景等锥功与自然之美融合的石影雕作品,让冰冷的石头在她的手下有了温度。敲击声吸引了不少在河北展区参观的游客,看到眼前的一幕,不少人跃跃欲试。
石影雕,顾名思义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此次前来参加文博会,方士英带来参展的作品中最亮眼的是《白石彩绘散乐图》,此件作品以河北博物院珍藏的国宝级文物《白石彩绘散乐浮雕》为创作原型,巧妙地运用石影雕技艺,通过雕刻和光影处理,将跨越千年的音乐盛况完美呈现。
图片
定瓷孩儿枕
“这个机子这么小能织出布来吗?”在河北展区,来自北京的游客李颖对眼前的一架小小织布机颇为好奇,只见这架织布机,外观颇似七夕文化中喜鹊的形象。“这个叫喳喳手绘织布机,是一款便携易上手、机身可手绘的小型桌面织布机,它的外观像喜鹊,其寓意是‘叫喳喳喜事来到家’。”见李颖好奇,喳喳织机创始人刘晨曦笑眯眯地讲解了起来。原来,刘晨曦母亲是手织汉锦省级非遗传承人,受母亲熏陶,她从小就对手织汉锦情有独钟。
图片
莲花薰
眼熟而不敢相认的承德布糊画《透雕龙凤纹铜铺首》、衡水武强年画《门神》、张家口蔚县剪纸《张库大道》,以及彩铜浮雕、景泰蓝等近500件精美展品集中亮相。这些“老手艺”换皮肤换赛道出圈,以全新形式集中亮相,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河北日报记者 韩莉 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