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到云南,尹宇然扎根山区小学 书写最美乡村教育故事

13年前,内蒙古姑娘尹宇然只身来到东川区阿旺镇中心学校,成为一名英语教师。怀揣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她在这片土地深深扎根。
图片
尹宇然正在辅导学生。
她的坚守与努力,点亮了孩子们的学习之路,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2023年9月,尹宇然被评为昆明市教育系统“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2024年4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公布了“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入选名单”,她成为昆明市唯一上榜者。
这么多年,尹老师没走
“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um?”初见尹宇然,她正在东川区阿旺镇中心学校五(6)班课堂上与孩子们讨论“过生日”的话题。她的声音清脆洪亮,在教授完本堂课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后,她大方地分享了与丈夫、孩子庆祝自己生日的温馨照片。
尹宇然喜欢跟孩子们分享她的生活。2011年,读完大学的她,选择成为一名特岗教师,来到东川区阿旺镇中心学校。刚到学校时,尹宇然有很多不适应,这里和她的家乡内蒙古太不一样了,她不断克服生活、工作中的遇到的重重困难,从气候到饮食习惯、从语言到生活方式,逐渐适应的过程,成为了她和孩子们建立深厚情谊、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东川区阿旺镇中心学校承担着附近10多个村子适龄儿童的教育任务。尹宇然初来之时,面对的是通往偏远村落的崎岖山路。但每逢周末,她都会踏上家访之路,1小时、3小时、5小时,最远的村落甚至单程要走7小时,从天亮走到天黑。周末,实在回不了学校,她就住在学生家里,和家长一起干农活,周日一大早出发,返回学校。
尹宇然说,那时的自己孑然一身,周末有时间就想挨个家访,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走访中,尹宇然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生出了深深的同情,并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帮助,陪伴他们更好地成长。
尹宇然曾连续7年兼任女生宿舍主管工作,除了教学,她还细心照顾每一位小同学。学校校长周顺金说:“这么多年,学校先后走了7位特岗教师,但是尹老师没走。”2014年,尹宇然曾有机会离开,但她选择了留下。
喜欢她,不只是教学
2016年,尹宇然成家了,但她没有停止追求教学质量的步伐。她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深入研究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吸收他人经验,并将所学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不断努力与付出,让尹宇然顺利地从校级骨干成长为区级骨干。然而,在迈向市级骨干的道路上,她遇到了“坎”。第1年她落选了,落选后,尹宇然在教师学习平台上反复观看其他老师的课,感受到了自己与骨干教师之间的差距。她坚信,有差距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敢于面对和超越。第2年,学校有6位老师参与市级骨干教师评选,尹宇然在校级考评中以第1名的优异表现脱颖而出,如愿获得参评资格。2022年,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市级骨干。
在同事眼中,尹宇然是不服输、不怕苦的人。当“黄廷方西部县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落地学校时,面对长达4年的培训周期、繁重的科研任务以及每年需到北京等地进行半个月以上的研修等,部分老师打了退堂鼓,尹宇然却视其为难得的提升机会,她积极争取并准备好迎接一切挑战。
去年年底,尹宇然参加了在北师大举行的研修活动。回校后,学生惊喜地发现她的课堂不一样了,尹老师设计了许多生动的环节和场景,让英语课堂变得活泼有趣,还能轻松掌握知识点。尹宇然表示,经过这次培训,自己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学生陈仪说,爱学习的尹老师是她的榜样,看到老师都那么努力,自己更不敢松懈。学生王婷则提到,晚自习后总能见到尹老师在办公室辛勤备课、批改作业的身影。
学生喜欢尹宇然,不只在教学上。在学生朱葵眼中,尹老师会在课堂上分享有趣的小笑话,每次外出学习还会带回小礼物,天冷时还会提醒大家添衣保暖;学生佟梦瑶从尹老师的口中,了解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尹老师制作的刮刮卡、免作业卡等,让同学们在小惊喜之外备感温馨……
入选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名单,对尹宇然而言,是荣誉,也是责任。她说,这只是一段新旅程的起点,未来依旧任重而道远,自己将深深扎根在这片热土,继续播撒知识的种子、培育祖国的花朵。(昆明日报 记者杨艳萍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