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主体维修工程完工 11条道路交付使用

图片
        乌黑平坦的沥青路面,橙白相间的交通标识,让人眼前一亮……5月24日5时,东联路提前5天正式通车,平整干净的路面大幅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驾乘舒适度。至此,我市今年启动的11条道路主体维修工程全部完工。这些10年以上未整体大修过的老旧道路展现出新的容颜,为市民的出行体验“加码”。
        背景
        11条道路10年以上未整体大修
        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市政基础设施部工程管理室第二负责人彭泽翔介绍,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百姓出行环境,同时保障达沃斯论坛、文旅大会、中体联国际足球赛事等多项大型活动,从4月12日开始,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陆续组织开展了对11条10年以上未整体大修过的道路维修工程,本次道路大修工程涉及我市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桥梁等,均到了维修的周期,车行道总面积63.06万平方米,人行道总面积5.39万平方米,范围涉及中西沙甘市内四区。
        回应
        东联路为什么要大修?
        东联路(联合路—华北路)全长约11.3公里、宽度约23米、总面积约27.6万平方米,自2009年建成后就未整体维修过。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市内地铁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的超载现象严重等原因,导致东联路路面出现龟裂、车辙、沉陷的病害现象更为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和车辆通行安全,路面损坏比例达57.77%。日常养护维修,已经无法改善安全通车环境。此次对东联路的大修,也是近年来我市维修单一体量最大的一条路桥。采访中,市市政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市民“为什么选择五月份旅游季大修东联路”这一话题。
        当市市政中心通过媒体公布将于5月3日起对东联路桥进行全封闭施工这一消息时,很多市民留言,“5月份正是今年大连旅游季开启之季,特别是五一假期期间,东联路是自驾游游客及市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之一,势必会给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市市政中心虚心采纳了市民的诉求、建议,及时调整了大修时间,延后至5月9日启动。
        据介绍,气温至少要达到15℃左右时,大连市政工程才适宜进行沥青、水泥的摊铺工作。受气温条件影响,大连的市政工程施工最适宜在5月-10月之间进行。东联路是我市南北进出入市重要的高架快速路,日车辆通行流量较大,为了减轻进出入市的通行压力,几经论证,决定将工期选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全线通车(4月30日)后进行。
        另一方面,东联路桥的大修还有伸缩缝的养生工序。而5月份大连的高温干爽天气最有利于伸缩缝的养生。“特别幸运的是,东联路大修期间,大连市内四区降雨量不多,气温高且晴朗,特别有利于伸缩缝水泥混凝土的自然风干。助力了工程整体施工的进度,最终得以提前5天完工,有效缓解了我市南北进出入市的通行压力。”彭泽翔如是回应市民的质疑。
        关键词
        【联动】
        工程得到相关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支持
        本次道路维修前,市政中心就征集各社会管网产权单位,对道路大修工程计划进行公示,意在让有管网新敷设和维修计划的工程,在此次11条道路大修前开展,避免出现道路先修后挖,拉链路的现象。工程得到相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自来水集团在五一路施工之前,进行了泵站的电力管线的铺设;港湾街也于维修前进行了自来水管网的改造;长春路于维修前进行了通信管线的铺设和维修。
        施工也得到了公交集团、交警部门等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东联路高架桥由于行车速度较快,为保障施工质量和交通安全,经与交警部门多次研讨后,决定对东联路进行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交警部门每天派出300人疏导交通。
        关键词
        【高品质】
        提升道路承载能力,优化完善道路功能
        早期建成的道路已无法满足如今的车流量,旧路表面层性能衰减,车辆行驶过程中,易产生颠簸感,胎噪也较大,行驶感受较差,本次维修将统一更换sbs改性沥青,这种材料有更好的抗低温能力、耐腐性也更好,行驶起来的静谧性也更好。
        本次道路维修不仅是维修车行道和人行道,还要求各管网产权单位对道路设置的检查井统一更换为防沉降井盖,加设水泥制品预制环加固井体结构,对沿线附属设施雨水口、树池等进行维修调整,桥梁维修还将对破损的伸缩缝进行更换、维修,护栏除锈涂装等,消除病害的同时提升我市的整体市容环境。
        根据我市老城区步道设施完好率较差,通行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今年,市市政中心侧重公共场所、公交地铁站,结合周边商圈及市民通行特点,建立健全盲道设施、无障碍道口等设施,保障百姓通行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如今,这11条道路路面开阔平坦、重新设立的道路安全标志标牌清晰醒目,道路功能整体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
        【高科技】
        无人机直播施工现场   市民“云监工”
        持续推行政务公开,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为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市市政中心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更新道路桥梁施工进度。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发布施工现场视频45条,累计播放量354万次。使用无人机直播施工现场,全方位向市民展示道路大修全过程,特别是西北路、人民路、解放路、长春路等主干路施工期间共直播25场,累计直播时间约40小时,吸引了大量市民关注,并纷纷留言互动,市市政中心市政部工作人员一一回应诉求,并针对市民诉求增加了维修车行道约4.3万平方米。通过直播,市民看到了一个个夜深人静之际灯火通明、作业人员汗水交织的施工场面,市政工程的施工获得了更多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
        【高效】
        从立项到完成用时仅3个月
        为保障11条道路尽早交付使用,市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调度会议研究方案和资金来源,市城管局主要领导和市市政中心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中心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在以上领导的周密安排下,市市政中心将项目立项、设计、招标、组织施工压缩在3个月内全部完成。
        为减少因道路封闭施工产生的交通拥堵,市市政中心通过科学调配、合理规划,增加人员器械力量,最多一晚,共投入施工人员约720余人、施工器械560余台,在一条道路同时开展多个作业面,分段落施工,保障施工进度。道路摊铺后,标线恢复、护栏涂装等工序随即展开。
        近年来,我市市政工程越来越重视文明施工,特别是扬尘管控、降噪、施工材料的选用方面,将噪音大的施工安排在前半夜进行,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施工的同时,还做到精细化管理。虽然检查井的管养应由产权单位负责,常有百姓提出建议调整检查井平整度,通过本次道路维修,市市政中心还统筹联系各产权单位,提供防沉降井盖,并且加设水泥预制环增加井体结构强度,保障道路大修后检查井与路面一平。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