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以高技术激活产业发展密码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李凯
在纽氏达特,科研人员突破三大技术难点,研发出“3D激光视觉的自动装车系统”,有效解决了水泥、饲料、粮食等行业袋装物料装车难题;在天泓环境,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款核心产品已实现经济效益2.1亿元,在总销售额中占比超过77%……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淄博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名单中,淄博高新区申报的12家企业全部获批,申报成功率100%,获评数量占全市32.4%,在各区县中位列第一。科技对接产业如何具象?在这些新获批企业中,能找到答案。
“我们的RTO(蓄热式热氧化)废气治理技术,对有机废气的处理率达99%以上,热效率达96%以上。”天泓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文内简称天泓环境)是一家走高技术发展之路的典型企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来对RTO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深入研究,企业自主研发的设备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不断提高,设备维护成本明显降低。此外,依托另一核心技术“低温等离子废气治理”,企业将原有套管式放电设备升级为盘式放电,大大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废气处理量和净化效果。目前,天泓环境还与青岛大学纺织学院共同开展“纺织品用宽幅常压等离子设备的研发及应用”研发攻关项目,已取得6项科技成果。
图片
天泓环境RTO蓄热式热力焚化炉设备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一企一技术”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研发这项工作本身,更重要的是技术成果的落地转化。2019年至2023年,天泓环境总销售额约2.7亿元,其中RTO设备销售收入约1.5亿元,等离子设备销售收入约0.6亿元,两项高技术设备销售占比超过总销售额的77%。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在行业中占据发展和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前沿技术开发,具备开展高水平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
针对水泥、饲料、粮食等行业袋装物料装车时,存在的批量大且连续作业强度高等共性问题,淄博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文内简称纽氏达特)研发中心团队聚力攻坚,一举突破“基于机器学习和雷达点云数据的车辆轮廓精确识别技术”“基于整数规划的垛型生成算法”“基于强化学习的最优组袋策略”三大技术难点,研发出“3D激光视觉的自动装车系统”产品。该系统相关技术指标经行业认可达到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国内外同类制造行业的装车难题。目前,该产品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项。
图片
纽氏达特机器人3D 激光视觉的自动装车系统
“一企一技术”日渐成为企业抢占行业龙头地位的核心密钥,已被赋予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多项功能,助推企业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已达到43家,其中,市级33家,省级10家。
山东朗云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文内简称朗云设计)于2023年年底研发推出朗云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云平台,客户只需通过电脑登录云平台,输入自己的特定需求、产品特点、消费人群等关键信息,就能获得产品设计效果图。“这一平台作为工业设计领域的一款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更快地为客户解决需求、提供价值。”企业总经理李宗强很是自豪,该平台推出近两年时间,已为客户企业创造近千万元销售收入。
图片
朗云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云平台
此次获批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在李宗强看来,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接下来,企业研发中心将对该平台进一步打造,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把客户、设计师、工程师和加工企业连接起来,打通需求、设计和生产制造间的关系,最终打造出多位一体的真实使用场景,激活材料供应、生产加工等诸多环节,带动产业链纵深发展。
翻看淄博高新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名单,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美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一一在册,遍布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我市“四强”产业及部分新兴产业。
作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高地,淄博高新区做强区内“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高新区着力推动区内重点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协助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模式进行技改项目策划,实施规上规下企业改造同步推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建立梯度培育库,完善市级—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体系,梯度培育在所处行业和领域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的创新平台。全力解决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企业研发机构发展。
创新突破,百舸争流,奋进的淄博高新区活力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