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春艳:扎根高原书写无悔青春

原标题:
党春艳:扎根高原书写无悔青春
检察日报记者 王丽坤
办的案子越多,党春艳越发感受到办案对自己而言是工作,但是对当事人来说,是财产、健康、人生,甚至是生命,要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和态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党春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公诉人提名奖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检30年,青海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主任党春艳扎根高原、不畏艰辛,在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用自己的责任感换取百姓的安全感,用饱满的热情驱散黑暗、向阳而行,用心守护群众利益、践行检察使命,在高原书写无悔青春。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公诉人提名奖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
“如我在诉”办好案件
刚参加工作时,党春艳主要从事政工工作,锻炼了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2001年,她被调整到向往已久的公诉部门工作,办理案件填满了她的日常。
图片
这是2023年5月31日,党春艳在“童心向党”活动现场普法。
党春艳办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害人刘老师是一名退休教师,她的发小因赌博输光所有积蓄,编造谎言骗刘老师将住房抵押给银行,并将所贷钱款骗出挥霍一空。因证据存在疑点,检察院准备作存疑不起诉处理。党春艳向前来询问案件进展的刘老师解释“疑罪从无”概念,刘老师无法接受因犯罪嫌疑人无力归还银行贷款,银行要收回自己房屋的事实,红着眼再三恳求。面对即将无家可归的刘老师,党春艳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检察官办案对当事人的影响。“我之前更多关注的是起诉能不能成功、会不会办错案被追究责任,但忽略了案件对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的影响。”党春艳说,应以“如我在诉”的态度办好群众身边每一个案子。
于是,党春艳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重新梳理证据,与公安干警一同补充调取相关证据,最终证实了犯罪嫌疑人非法占有的目的,以涉嫌诈骗罪将其起诉至法院,后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党春艳还与公安干警多次上门给犯罪嫌疑人家人做工作,最终其家人答应按期归还贷款,刘老师的房子保住了。
办的案子越多,党春艳越发感受到办案对自己而言是工作,但是对当事人来说,是财产、健康、人生,甚至是生命,要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和态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在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工作期间,党春艳总是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每一个案件办理中,面对当事人遭受的不公待遇,她勇于发声;面对误入歧途的犯罪嫌疑人,她全力帮教;面对黑恶势力的威胁恐吓,她毫不退缩。无论多难,党春艳从不轻言放弃,在院里她办的案件量最多,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在最需要的地方留下奋斗足迹
2009年11月,党春艳被选调至青海省检察院工作,她在多岗位历练,但从未放松过学习,因此也成为该院行政岗位中为数不多的入额检察官之一。在青海省检察院工作以来,党春艳不断担当重任,多次勇挑急难险重任务,在最需要的地方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
2018年1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帷幕。党春艳成为青海省检察院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案件指导组成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图片
2023年11月7日,某涉恶案件二审开庭审理,党春艳(右二)出席二审法庭。
上传下达文件指示、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协调工作任务落实、把关汇总统计数据、分门别类整理台账、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撰写各类文件材料……一项项工作任务接踵而至,党春艳毫无怨言、迎难而上,协助建立线索摸排、案件把关等20余项制度机制,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和科学的工作模式。
处理日常工作、阅卷审查办案,在紧张的工作中,党春艳带头办理了全国扫黑办、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8·07”马某等39人日月山埋尸案二审审查工作,全程参与指导西宁市“袁氏兄弟”涉黑案、海西州“9·19”涉黑案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前介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及出庭公诉。特别是在办理日月山埋尸案二审审查工作中,党春艳带领办案组连续奋战,30天内审查全案卷宗材料395册,审核违法犯罪事实50余起,完成800余页、近40万字审查报告,有力指控了犯罪。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青海省检察院扫黑办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集体,党春艳也在青海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表彰活动中被荣记个人二等功。
党春艳还办理过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的刘某等4人骗取贷款、信用卡诈骗案,崔某骗取贷款案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500余件。在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接受急难险重任务时,党春艳不断告诫自己,不仅要做办好案的“工匠”,更要做精通业务的“大师”、理论联系实务的“专家”,穷尽最后一线努力,排除最后一个疑点,确保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打造品牌矩阵“未”爱前行
某年除夕夜,16岁的小华经历了人生中最为至暗的时刻,继父与母亲离婚后报复行凶,让小华与年仅7岁的妹妹成了孤儿。“当我看到病床上缠满纱布的小华,很难相信这个身材瘦小的男孩为了保护母亲被砍成重伤。歹徒手持砍刀将母亲砍伤致死,母亲离世对小华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小华充满惊恐和绝望的眼神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党春艳回忆道。
在依法严惩罪犯的同时,党春艳十分注重小华同妹妹的生活保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积极联系妇联、民政等部门,从法律、医疗、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给予两个孩子更多帮扶。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华被送入当地最好的医院进行救治,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得到法律援助和经济救助并被纳入民政保护。党春艳在福利院回访探望小华时,他自信地说:“阿姨,我会努力考上重点高中的。”这一刻,党春艳内心深感欣慰,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使命,就是要竭尽全力去解决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的问题、用爱去守护每一位亟待救助的孩子。
2023年,党春艳负责统筹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带领部门人员以“未爱·守心”为品牌,构建了“未爱·守心”党建小课堂、法治云课堂、省市两级未检专业化办案团队等品牌矩阵,推动全省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挽救更多罪错未成年人,青海省检察院与省妇联等5部门建立“未爱·守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推动全省检察机关建立35个社会支持体系,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分级教育矫治,受益罪错未成年人达1500余人。经帮教,14人考上大学。为保护更多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该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青海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意见,推动解决一批危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难点、痛点问题;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典型案例等,扩大检察工作影响力;联合多部门部署开展“未爱守心 携长风与你同行”百场法治进校园宣传月等法治宣传活动,受众达42万余人。为救助更多困难妇女儿童,该院还联合省妇联开展“关注困境儿童和困难妇女,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行动,236名困难妇女儿童受益。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