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见义勇为的背后,一座县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

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
除了百万重奖,3月9日的那次见义勇为,在舒城县还激起了很多涟漪,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背后,可以窥见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不断探索。
百万重奖见义勇为
3月9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天气仍比较冷,很多人还穿着羽绒服,下午4时许,在杭北干渠一中大桥附近,从邻县庐江来找工作的黄海洋,看到一位女孩落入深水,没有任何犹豫,他第一时间跳入冰冷的水中救人。
听到路人呼喊,附近的舒城县居民何晶晶、陈美军,也很快赶了过去。
河水冰冷刺骨,半个多小时后,女孩最终获救了,但第一个下去救人的黄海洋,却不幸献出了36岁的年轻生命。
4月25日,在黄海洋的老家庐江县汤池镇,舒城县相关工作人员上门为其追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特别奖金142.2万元。
图片
舒城县相关部门到庐江县为黄海洋颁奖。舒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褒奖见义勇为,既是对英雄的关爱,也是致敬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舒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江炬森说。
此外,对于何晶晶、陈美军的见义勇为,舒城县也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采访中,不少细节让记者感觉很意外。
1988年出生的何晶晶,有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他穿着打扮有些另类,人却十分热心,而且还有一个身份,是当地一个公益协会的常务会长,已经从事公益活动10余年。
救人之后,陈美军所在的单位,单独召开表彰大会,给他发了2000元奖金。陈美军觉得救人不是为钱,就把奖金捐了出去,其单位负责人知道后,又给他发了2000元钱。
“领导说奖金是正向激励,如果我不领,以后其他同事救了人,可能也会不好意思要,长远来看,不一定是好事。我觉得这个道理是对的,就收下了。”陈美军说。
善行义举接力传承
何晶晶与陈美军背后,一个是长期从事公益活动的协会,一个是注重好人好事长久传承的单位,两者都是生动缩影,可以一窥舒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不断探索、久久为功。
“每年县里的春晚,第一排都是道德模范,领导干部真心让他们得到最高礼遇。2020年12月,舒城首次开通高铁,第一批体验高铁的舒城代表,很多也都是好人和道德模范。”江炬森说。
图片
舒城县组织各级好人和道德模范参加高铁首发活动。舒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怎么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舒城县始终把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当作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抓手,挖掘、树立、学习典型的“接力棒”从未间断。
乡镇评选“乡镇好人”,行业评选“行业好人”,多年来,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好人和平民英雄,让舒城县礼遇好人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全县“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的氛围更加浓厚。
从检33年用生命守护正义的模范检察官王敏,野猪袭人紧急出警身做盾牌守护村民的穆道舜,一己之力挑起家庭重担、践诺守信的金泽芝……他们的善行义举和感人事迹,成为舒城县的鲜活教材,教育引导着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舒城县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莉介绍,截至目前,舒城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5名、“安徽好人”22名、“六安好人”106名、“舒城好人”188名。
文明实践厚植新风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如何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舒城县的做法是厚植道德沃土。
讲述好人故事,传递榜样力量,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在舒城县山七镇,31岁的张志菊因为孝顺感动了很多人,被网友赞为“最美女儿”,并被评为“安徽好人”。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如今的她,已成为当地知名的致富带头人,2023年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张志菊的合作社内摆放着大别山的土特产。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好人有好报,张志菊的故事,很多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同时,舒城县还持续整合各类资源,打造集思想引领、理论宣传、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舒城县棠树乡,2022年年初试点推动的“道德银行”,如今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023年6月,棠树乡邱岗村开始打造“道德银行”,围绕社会治安、公益美德、乡村建设等工作,逐渐形成5大类32项加分细则以及15项扣分细则。经过半年的努力,全村在家的327户村民,全部在“道德银行”开了户。
参加村里组织的志愿活动加10分,为村子发展建言献策并采纳加3分,家庭成员参军加100分……积分可以兑换牙膏,可以兑换大米等,物品虽小,却在潜移默化间,在村子里营造出良好氛围。
图片
邱岗村“道德银行”积分兑换处。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村里晚上的志愿巡逻,以前喊不到人,现在大家很积极,都要开始排班了。”邱岗村党支部书记陈寿龙说。
棠树乡党委副书记魏兵介绍,前期试点中,群众参与比较积极,如今“道德银行”在全乡已经全面推广,每个村都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积分和物品兑换规则。
“在自治、法治的基础上,通过德治、通过一个个加分项引领乡风文明。刚开始,村干部的工作量看似增加了,但长远来看,矛盾纠纷少了、沟通成本小了,村里工作反而轻松了。”魏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