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财长会前,耶伦拉拢欧盟针对中国,法德分歧扩大

不久前,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尽管美国目前并未呼吁G7和欧盟对中国采取类似的措施,但考虑到美财长耶伦在G7财长会举行前,再次向欧盟兜售了所谓共同应对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这场即将在意大利举行的会议,恐怕多半将聚焦这一陈词滥调了。
目前来看,在针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尤其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件事上,欧盟的表现算不上积极。
比如一开始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冯德莱恩,她在耶伦游说后反而罕见松口了。
图片
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欧盟不会效仿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他们将制定一条区别于美国的关税方案。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欧盟就算对中国电动汽车出手,那也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动不动就加征超过100%的关税。
至于冯德莱恩为何会松口,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就是欧盟内部的反对声音太大了。德国和瑞典早就把话挑明,他们坚决反对欧盟效仿美国。冯德莱恩提出的独立方案,既是为了给美国一个交代,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统一欧盟内部的声音。
这里的独立关税方案,很可能就是象征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一定关税。
对中国电动汽车出手,本身就不符合欧盟的利益。
从短期利益来看,中国去年出口给欧洲的电动汽车超过45万辆。一旦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大大提升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而且,连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都说了,中国对外出口的汽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欧洲在华投资的工厂生产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中国对欧出口电动汽车受到的影响越大,欧盟对华投资的收益就会越低。
此外,欧盟本身对电动汽车的需求量也是巨大。根据欧盟此前通过的一份法案,从2035年开始,欧盟就会通过禁售一部分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运车的方式控制碳排放。倘若欧盟离开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市场的中国,他们一时半会是很难补上缺口的。
从长期利益去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贸易堡垒,固然是欧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横加干涉,但欧盟应该也清楚,中国还是欧洲汽车的最大出口市场之一。一旦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行为招致中国反制,欧洲汽车将很难找到替代中国的市场。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冯德莱恩才刚松口,欧盟立马又传出杂音。
图片
在耶伦游说欧盟之际,法国财长勒梅尔也开始就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进行炒作。勒梅尔不仅呼吁G7和欧洲团结针对中国,他还撂话称,将在即将举行的G7财长会上呼吁G7国家对华采取行动。
当然,勒梅尔这个时候发出杂音,应该不太可能是受到美国的影响。事实上,作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幕后推手,法国从一开始就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件事上表现出强硬的态度。
勒梅尔接棒耶伦炒作,很可能就是在看到冯德莱恩松口后,担心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调查一事受到影响。
法国方面执意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出手,可能有两个目的。第一出于保护主义思维,法国想借助这样封闭市场的方式提振本土企业。第二,这跟法国的关税政策有关。据悉,经过法国的最新调整,如果法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他们将享受到4000至7000欧元的浮动补贴。
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在成本上有着优势,这就让在欧销售的中国电动汽车,反而成为了法国补贴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法国花了钱,反而帮助中国汽车进行了推销,他们当然不乐意了。
但法国显然陷入了一个误区,包括中国电动汽车在内的产品畅销,压根就不是因为获得了所谓的补贴。如果什么商品出口多了就是“产能过剩”,那G7财长会,恐怕也该将美欧产能过剩的问题拿出来谈谈了。
日前,中国欧盟商会已经披露,中国可能将会基于世贸组织规则,对大排量的进口汽车加征最高25%的关税。而在中国2023年的汽车进口中,符合这一标准的进口汽车,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中国只要出手,美欧的汽车对华出口必将遭到重创。
图片
也就是说,中国的反制正在路上,如果欧盟最终还是决定与美国亦步亦趋,等到中国真的采取相关反制措施,欧盟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