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叮嘱

□田元武
“赶紧收拾好行李!火车不等人,都催你好几遍了,还是这样磨蹭!”母亲叮嘱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她怕我误了火车,去项目建设工地会迟到。
母亲今年八十二,耳不聋、眼略花、头发银白,平时最爱叮嘱人。而这叮嘱,大部分用在了我身上。
刚参加工作时,我嫌弃母亲的叮嘱没完没了。一件事情在做之前,母亲不叮嘱个七八遍,绝不罢休。母亲叮嘱的内容简单,包括但不限于“去工地一定要注意安全”“出差要提前去车站,别耽误了行程”“工作时要和同事搞好团结”“吃饭尽量去食堂,不要点外卖”“要早睡早起”……
由于我在工程建设单位,工作流动性强,干完一个项目会紧接着去下一个工地,出差更是司空见惯,所以母亲总担心我吃不好、睡不好。
“干电焊一定要小心,千万别烫伤。”翻开17年前的旧手机,里面还留存着母亲叮嘱我的短信。看着当年的叮嘱,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妈,你都叮嘱了十来遍了,耳朵都听出茧子了!”2007年盛夏,我拖着沉沉的行李箱,在母亲的叮嘱中来到某乙烯项目建设现场。
“哎呀,好疼!电焊火花钻进我的脖子里啦!”我把母亲的叮嘱抛在了脑后,忘记把工作服的扣子系严实。
“瞅瞅你那脖子,是不是又被烫着了。”那年春节休假,我刚进家门,母亲一下子就看到了我脖子上的烫伤。“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把我的叮嘱全忘了呀!”母亲心疼地嗔怒道。
从那以后,我时刻把母亲的叮嘱记在心上。
又过了几年,手机微信开始流行。我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教会了母亲用微信。从此,母亲叮嘱我的主阵地就转移到了微信视频上。
“工地上的雪,下得真大呀!哎哎,你注意脚底下,别摔着……”在天津某乙烯项目建设工地上,母亲的微信视频准时打来。她看到我正在大雪中的施工现场,一再叮嘱我注意安全。
“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有妈妈在叮嘱着,真幸福啊!”旁边的同事羡慕地说道。步入中年之后,我很享受母亲的叮嘱。母亲的每一声叮嘱,都显得格外珍贵。而我也把母亲的叮嘱传递到刚上大学的女儿身上。
“到了宿舍里,要帮同学把床单、被褥铺好。”“空调不要开一晚上,会感冒的。你老爸多年在项目现场住宿舍,这方面经验足着呢!”
女儿听到我的叮嘱,捂着嘴笑道:“老爸,你晚了一步,奶奶早就叮嘱过了。”
听到母亲的那一声叮嘱,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