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后的春雷:汇量科技财报亮眼,市场估值回归在即?

“暖市”之下,估值回归顺理成章,只是早晚的问题。
自2021年3月开始,港股市场就开始了新一轮回调周期,由当时的31000多点一路震荡回调至截至今年2月初的15000多点,降幅逼近50%。而大盘回调之下,估值误杀在所难免,尤其是偏成长性标的。
典型案例,就有国内领先的移动技术平台企业汇量科技。
走势上,汇量科技自21年开始就与恒生指数共振回调,截至今年2月初,区间股价回调了近70%。
图片
然而,在此期间其基本面确实呈持续增长态势。
统计其财报数据发现,2021-2023年期间汇量科技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4.51%,毛利润复合增速则高达40.71%。净利润也如期扭亏为盈,2023年归母净利润达1.54亿元。可见,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中,汇量科技基本面与市值走向存在较大的估值偏离缺口。
眼下,其基本面的再次强势或将扭转这一缺口,估值得到正向修正。
自4月汇量科技公布其年度财报以来,其股价快速触底回升,截至5月23日其股价区间最高涨幅达39.29%,5月23日当日更是盘中短线拉升,并一度触发市调机制进入冷静期,最高报价3.96港元,涨幅超20%。
而动力正是缘于其此前公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报。
2024Q1汇量科技继续维持此前的强劲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开局。报告期内,其单季录得营收3.01亿美元(约21.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3%(2023年度为17.85%),净利润则同比飙升1.2倍,环比增长5.1%,达715.4万美元(约5387万人民币)。收入、利润双双创下新高,增速也均大幅提升。
细究其产品发现,依旧是其程序化广告平台Mintegral贡献主要的营收与增长动力。财报显示,受益于汇量科技自2022年开始对基建进行的升级以及持续的投入研发,Mintegral的智能出价产品进一步得到市场验证,其在去年5月上线的Target ROAS(广告支出回报率)的智能出价模式顺利成为开发者在Mintegral的主流选择。
按照其ROAS模式,当广告主开启全渠道数据回传后,Mintegral基于其优异的Saas算法能力,根据应用内交互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吃透投放效果,实时高效预估用户 LTV 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广告主设定的ROAS目标实时出价。这种模式能让应用内竞价保持领先竞价胜率,从而助力开发者高效实现变现目标。
据越南知名超休闲游戏发行商FUNNII此前表示,“Mintegral和我们紧密合作的一年半中,通过应用内竞价,帮我们将变现收入提升了3倍,并实现了5倍的获客增长。”
财报显示,一季度智能出价产品贡献的收入占Mintegral总收入超过了60%,成为了Mintegral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也侧面说明,虽然市场一致性认为当前互联网平台已日趋接近流量见顶以及红利消失期,但移动广告行业并非如此。实质上,流量本身就是买方和卖方天平的两端,只要是有新需求出现或者需求上升,就会驱动应用平台开发规模的扩大,进而再次激发这些存量或是增量市场中的竞争。
因此,作为辅助这些应用平台进一步在C端得到更多曝光率,实现盈利兑现的第三方辅助者,仍旧能在结构性增长的市场中获得增长空间。
事实上,广告对于众多市场的驱动力确实仍在增强中。据2024年发布的《广告平台综合表现报告-区域特别版》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应用激活广告支出同比增长了18%,其中广告支出排名前10的市场中有80%的市场平均增长了21%,排名前50的市场中有60%平均增长了13%。
而早前data.ai的统计数据也预测,全球移动广告支出同比增速将有2023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1%,规模将达到4020亿美元。从而可见,移动广告支出行业未来仍处于向上期。
于此同时,随着全球数字产权经济、以及制度愈发完善,隐私政策等新规的出现将使得谷歌等头部平台垄断流量的时代将被打破重组,多元化渠道、以及流量洼地等关键词的核心属性将再度被强化,此时包括汇量科技、AppLovin等平台将拥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除ROAS成为开发者主流选择之外,一季度,Mintegral平台智能出价能力的提升也让汇量科技在新的垂类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广告预算结构进一步丰富。
首先,游戏品类中,正在向以IAP(In App Purchases)为代表的中重度游戏扩张,以及电商,社交等非游戏品垂类扩张。财报显示,报告期内,Mintegral的游戏品类录得收入202.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10.9%。
经历过2023年的“稳”版号发放之后,2024年一度成为市场基于游戏厚望的时机。而从一季度情况来看,预期将明显增强。据统计,2024年1月发放的首批版号数量高达115个,再创新高,且显著高于23年月平均值;2月末则再度发放了111个国产游戏版号。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今年首批进口游戏审批名单中已有32款游戏过审。预计随着供给方面的强势,将推动游戏厂商进一步全球市场,届时将有更多拥有买量需求的大作释放需求。
同时考虑到相比轻度游戏,中重度游戏在买量的密度、稳定性以及生命周期都更强、更长,因此,预计Mintegral将能在更长的周期中受益于游戏行业买量需求的释放。
更何况,Mintegral还在一季度进一步渗入到当前已将被流量“吹爆”的电商、社交领域,虽说这一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炽化”阶段,但“蜂拥而上”之中总有获利者。一季度,Mintegral非游戏品类录得收入同比增长83.2%,环比增长8.8%。
因而,站在当前时点,不论是从增长动力,还是成长空间上,汇量科技确实又被低估。以其对标的AppLovin走势为例,同样受益于行业“贝塔”机会,2022年底至今AppLovin市值大涨了超7倍。
而考虑到当前,美国4月PMI、劳动力市场等经济数据全面降温、美联储降息预期愈发高涨,估值低洼的港市逐渐重获外资眷顾,或许港股的估值回归潮来袭已不远了,此时合理展望汇量科技等低估值位标的实属应该。
尤其是,“惊蛰后的春雷”已在4月响起,汇量科技股价的上扬趋势进一步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