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莱希不幸遇难,中方第一时间打去电话明确立场

伊朗传出坏消息,总统莱希突发坠机遇难,50天内,伊朗政府务必要选出一位新总统,也因此引发了一场伊朗政坛的大震动。
图片
(伊朗总统莱希遇难现场)
当地时间19日,突然有消息传出,伊朗总统莱希当天乘坐的直升机发生事故。伊朗媒体透露,莱希是在伊朗东阿塞拜疆出席了一个大坝的落成仪式后,乘坐直升机返回大不里士的途中发生意外。
经过数小时的搜救行动,伊朗官方证实,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故”。机上9人全部遇难,除了莱希以外,还有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蒂、伊玛目阿勒哈谢姆,以及5名机组人员和安保人员。
图片
(遇难的四位伊朗官员)
北京时间20日14时许,伊朗红新月会负责人透露,莱希等遇难者的遗体在被清洁和整理后运往东阿塞拜疆的公墓,搜寻遗体的工作已经结束。
事后,伊朗政府内阁紧急举行特别会议。伊通社发布的画面显示,在紧急会议期间,原本该是莱希坐着的位置,不见莱希的人影,以一张照片取代,而边上的座椅盖了一条黑色缎带。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有多凝重。
图片
(伊通社发布的照片)
一夜之间,伊朗痛失总统,这对伊朗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首先对伊朗政府来说,他们必须得在这个时候快速地选出一位新总统。
按照伊朗的宪法,在总统去世的情况下,经过最高领袖的批准,伊朗第一副总统将承担起总统的权力和职能,与此同时,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等组成的委员会,务必要在最多50天内安排选举新总统。
目前,伊朗有多位内阁成员兼任副总理,但其中一名副总统穆赫贝尔是莱希刚刚担任总统初期,亲自指定的第一副总统,因此不出意外的话,穆赫贝尔将会按照伊朗宪法暂时接替莱希的总统职务。
那么在伊朗重新操办总统选举期间,必然又会引发伊朗内部新一轮的博弈,这对伊朗来说可谈不上一个好事。
毕竟当前巴以冲突还在持续,作为被美以认为的“哈马斯幕后支持者”,伊朗也在被美国和以色列紧紧盯着。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努力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此时若是伊朗国内因为总统选举一事出现内斗,伊朗的外部环境必然也会变得更加糟糕,以及更加被动。
图片
(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
另外,莱希担任伊朗总统也不过才三年。2021年,莱希赢得伊朗总统选举。虽然伊朗总统属于伊朗的2号人物,伊朗最重要的内政外交,都要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定夺。但哈梅内伊已经年事已高,今年已经85岁,已经到了确定继承人的时候。
原本,外界都将莱希看作是哈梅内伊的继承人,哈梅内伊本身也是从总统成为伊朗最高领袖,因此莱希取代哈梅内伊,成为伊朗最高领袖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可如今,莱希不幸遇难,哈梅内伊选定的继承人没了,必须得赶紧找到新人选接替,这对年事已高的哈梅内伊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图片
(哈梅内伊年事已高,急需找到继承人)
对于我们来说,最需要关注的事情则是,莱希的突然离世,是否会影响到中伊合作、中伊关系乃至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布局?毕竟,在伊朗内部,还是有不少亲美的声音。
莱希遇难后,国内也有不少人在担心,若是选上了什么亲美的伊朗政客,伊朗的外交方向会不会又出现180度的大转弯,从而威胁到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布局。
目前看来,这种担心大概率不会现实。莱希等伊朗官员遇难后,中方也第一时间向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致唁电,表达了深切哀悼,并向莱希以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的亲属表示了诚挚慰问。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提及此事时透露,中方领导人在唁电中表示,莱希总统的不幸遇难不仅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损失,同时还让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中方十分珍视中伊传统友谊,相信在双方的努力下,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仍会不断巩固和发展。
中方的言下之意,也是在提醒伊朗政府,无论如何中伊之间的头等大事都不能变。因此,无论伊朗政府最终选出了什么新总统,对中伊关系来说影响都不会很大。中伊关系交好,深化合作,是两国的战略选择,也是伊朗政府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毕竟这关系到伊朗的国家发展。
图片
(莱西的离去对伊朗是个沉重打击,但不会影响伊朗政府的外交路线)
在此情形下,伊朗新总统上台后想要稳住脚跟,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继续延续莱希领导时期的政策,特别是与中俄交好的外交路线;要不就是比莱希还要更加强硬,更加坚定地反美反以。只有这两条路,才符合伊朗的国家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