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与上汽联手寻路电动化:南北奥迪错开竞争,“互相掐毫无意义”

腾讯新闻《远光灯》 作者 傲敦
建造近30年的上汽大众第二工厂将于今日(5月24日)正式关闭进行全面改造,十个月后,这里将投产上汽和奥迪联合开发的全新车型。
上汽与奥迪的合作意向开始于2016年,经历八年的合作与推进,5月20日,奥迪与上汽集团宣布将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新平台首批车型为覆盖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首款车型于2025年上市。
图片
(左:宋斐明,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  右:贾健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汽和奥迪的谈判虽然始于八年前,但该项目并非一帆风顺,至今真正运作刚刚满三年。
2016年,上汽和奥迪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洽谈成立新销售公司,但受制于当时产业政策,双方并未成立合资公司;2018年,大众集团将其持有的1%的上汽大众股份转给奥迪公司,奥迪品牌以营销事业部形式在上汽大众体系下运营。
直到2021年4月,上汽奥迪团队在上海车展期间首次与公众见面。在销售模式和车型策略上,上汽奥迪与一汽奥迪保持差异化策略,共推出了三款主力车型:Q6、A7L和Q5 e-tron,以更加年轻化和创新模式,覆盖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不同细分市场。
从整个产业环境看,过去三年正是中国汽车市场发生巨变的三年,这对刚刚诞生的上汽奥迪而言并不友好,但也正因竞争加剧,上汽奥迪“另辟蹊径”,双方合作项目也因此迎来了关键转折点:2023年7月,上汽与奥迪签署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决定结合各自优势,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
5月20日的签约意味着上述合作的真正落定,这对两家企业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全新合作模式下,上汽集团将真正实现反向对外方技术输出,而奥迪也会有机会借助新平台的全新产品打一场“翻身仗”。
根据发布会当日信息披露,目前基于此次合作的联合项目管理团队已经成立,来自奥迪的宋斐明(Fermín Soneira)将担任CEO。
谈到共同开发新车型、新平台的原因,宋斐明表示,奥迪制定了全面拥抱电动化的战略,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更高期待是推动和促成此次合作的主要原因。
不过,上汽奥迪和一汽奥迪产品之争由来已久,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二者该如何区隔仍会是现实难题。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表示,双方会把定位错开,不互相竞争,这样才能把奥迪品牌在中国做好。“今天我们要把高端品牌重新立到更高的位置,这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而不是说南北奥迪互相掐架,互相去卷,毫无意义。”
“我们会对产品进行更加差异化的区分,以便更好地突出奥迪在华全面布局的优势。”在宋斐明看来,上汽奥迪和一汽奥迪的竞争一定不会发生在奥迪内部,如果这个竞争存在的话,一定是共同面对市场的外部考验。
目前,上汽和奥迪双方并未透露更多最新平台技术细节和新产品销售模式等信息。据悉,上汽奥迪在全国已有181家门店,覆盖88个城市,并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近240家,同时将有超过350个上汽奥迪专用品牌充电站投入市场,提供包括一键加电和预约充电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以下是腾讯汽车《远光灯》等媒体与上汽和奥迪联合项目管理团队的对话实录(经编辑):
谈合作:开发提速,把商务问题放到一边共同投入
提问:奥迪和上汽深化合作,共同开发新车型、新平台的原因是什么?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这个原因就是中国市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奥迪也已制定了全面拥抱电动化的战略,中国市场会给我们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其次,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汽车有着比全球其他地区消费者更高的期待。他们对于技术有更多的了解,而且更加乐意追求新潮流,因此需要我们为其提供更为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期待,也为了更好地推进在华成功发展,我们选择与上汽集团深化合作,共同开发新平台与新车型。
贾健旭:我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这个事件,实际上是中国市场对奥迪的重要性,已经到达了这样一个高度。
第一,最好的电动化零部件企业,供应链都在中国;第二,最快的数字化的发展进程现在是在中国,包括座舱数字化、智能底盘、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第三,中国消费者已经比全球其它国家消费者更挑剔,因为全球消费者把车还是作为一个出行的工具,中国消费者除了作为出行工具以外,甚至于已经成为第三空间的概念。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颗种子,种在怎样的土壤里才能发芽,这是很重要的。今天这颗种子种在中国的土壤里,要齐心协力在中国、为中国,这样奥迪才能开花结果。
为什么说是上汽?我们一起合作,上汽有中国最好的零部件体系,包括上汽有最好的电动化合作伙伴,来和奥迪一同实现今天这个梦想。我认为上汽背后所带来的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奥迪已经看中这个机会,in China for China不能只是作为一个口号,而是要把它打磨的最好。
5月24号安亭工厂还有一个小仪式,有一家最有历史的工厂关闭进行全面改造,十个月以后就是来投产今天所讲的车型。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是世界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我们一定能够做到美美与共。
提问:项目里中外双方组织架构以及各自的分工是怎样的?项目开发周期从36个月变成24个月,算下来也是30%,怎么做到这一点?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是的,我们其实是有三个团队在共同工作,奥迪、上汽、上汽大众。在此次合作项目中,我将担任CEO推进合作落地。实际上,因为中国团队和德国团队一起协同工作,当中国团队休息的时候,德国同事会基于中国团队的成果接力,所以我们的工作时间总的算下来一天有20个小时,这样的合作模式加速了工作的推进,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贾健旭:开发提速是需要三个很重要的维度,但是有一个叫永不放弃。哪三个很重要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我们的合作伙伴、生态伙伴一起共同参与开发,大家把商务问题放到一边共同投入,这是最重要的。第二,原来我们开发工作是串联,现在是并联。串联和并联的效率就差很大了,串联要等上一道,并联它不需要等待而是共同开始做。第三,数字化,今天这个平台,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完全开发数字化,最后的实验不用等样品做出来,数模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模拟它的成功概率状态到底是怎样,今天的数字化不光是运用到平台产品上面去,给消费者的体验上面去,更是完全应用到今天的开发系统上面去。
最后一个是不能放弃的,为什么宋斐明要来,就是奥迪的DNA和奥迪的quality我们必须要传承。Fermín Soneira过来是CEO,他有一票否决权,这个不行就是不行,哪怕你再快的速度,如果不能达到奥迪的要求,这个东西就坚决不能上。
在谈判的时候我就一分钟同意了,我说CEO一定是奥迪委派的,我们一起合作,由奥迪把关行还是不行,甚至生态伙伴的选择也告诉我行还是不行。但是一旦往下走之后,要充分利用刚才讲的三点,生态合作伙伴、数字化的开发工具,串并联结合的开发流程,这个事情太重要了,但是不能缺失的是奥迪的DNA。
谈“南北”奥迪:错开竞争,“互相掐毫无意义”
提问:新平台的技术背景和优势是什么?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首先,新平台主要基于奥迪车辆生产需求开发,所以每个产品都将传承奥迪品牌DNA,比如清晰的设计语言等等,奥迪基因将体现在从外观到内饰的每一处细节中。硬件方面,我们会延续奥迪对于细节的把控和追求,坚持使用高端的材料。软件方面,我们将在产品中应用前沿的智能网联技术,奥迪高端的驾控体验及系统也会融于车型定义中。
贾健旭:我们要打造一辆怎样的车,我用一句英文单词比喻,mobility companion出行伙伴。今天手上拿的手机,就是一个数字化的伙伴,好像我们离不开它。我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把汽车变成人们的digital mobility companion。高端豪华品牌除了高端的身份象征以外,更多是能不能触及消费者的内心。今天我们讲数字化所有的东西都是要触及内心,触及灵魂深处,然后用户和品牌形成共鸣,促成下单,这样才能成功。
提问:奥迪和上汽新平台研发的新产品和奥迪已经有明确生产计划的车型有什么区别?是否会与一汽奥迪PPE平台产品产生直接竞争?
贾健旭: 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实际上是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中国消费者在电动车上是最挑剔的,中国的消费层次跟全球已经发生根本区别,汽车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是作为出行工具,但在我们国家变成第三空间。如何在满足全球标准的前提下,又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这是我们的命题。将来我们要发布的车,B级和C级,和PPE还要错开。
我们要把定位错开,不互相竞争,这样才能把奥迪品牌在中国做好。今天我们要把高端品牌重新立到更高的位置,这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而不是说南北奥迪互相掐架,互相去卷,毫无意义。我们要实现把奥迪品牌,一个百年豪华品牌在电动车时代确立它的品牌价值。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竞争一定不会发生在奥迪内部,如果这个竞争存在的话,一定是共同面对市场的外部考验。我们会对产品进行更加差异化的区分,以便更好地突出奥迪在华全面布局的优势。
谈目标:“降本不是偷工减料”,技术创新才是保证成本的关键
提问:本次深度的合作,最终会实现成本降低的幅度是多少?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我刚才说到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首要方面就是要共同盈利。毫无疑问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需要在这样的市场中更好地关注成本。但是我们的产品定位也非常清晰,这一定是一辆奥迪汽车。我们并不是通过低成本和低销售费用来取得市场份额的,而是依靠高端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贾健旭:走到今天,技术带来好的体验的同时是降低成本。如果仔细听李君(零束科技 CEO )总刚才讲的数据,其实讲了三点很重要。第一,中央集成,它减少了多少个ECU,如果你下次问我,我跟你说这个产品一共加起来有多少个ECU,不要问我有多少成本问题,问我有多少个ECU,第二个问题是线束加起来有多长,越长布置空间的要求越大。第三,这个车用的什么电池技术,这三个问题一问我们只要一回答,你基本上知道这个车的成本可以控制到怎样的程度。首先这是一个高端豪华品牌,但赚钱是任何企业所需要的目标,但是针对这个高端豪华品牌,我们一定用最新的技术来保证它的成本,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今天的降成本已经不是过去的降成本了,今天所有的创新要围绕降成本。我讲了一句口号,computer on the wheels,一个电脑下面装四个轮子,这是将来的车。三年以后的用户到底是怎样的,三年以后的技术会带来怎样的成本需求,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关键的。
大家一谈到降本,脑子第一反应偷工减料,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时代了,如果还在这个时代也不配做一个高端品牌。你必须彻彻底底的电动化,彻彻底底digitalization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提问:我们一直在强调奥迪的DNA,在新的产品研发资源的投入方面,特别是在产品的定义上,到底是谁说了算?
贾健旭:我们把车分了分,上车体和下车体。下车体他说了算,他对技术提出要求,我们以满足为主。上车体有一半听他,一半听我,奥迪一百年的造车历史,奥迪的审美和底盘技术是值得信赖的。但是什么是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东西,打开车门很多东西是关系到消费者体验的,我们一定要商量着办。所有谁说了算都来自于需求,需求在哪里三年以后会怎么样,这是关键。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我还想补充两点。第一,我认为答案其实是非常简单,因为奥迪与上汽集团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原汁原味的奥迪汽车。或许双方实现目标的方式不同,但是只要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我们终究会达成共识。第二,奥迪在中国有超过三十五年的成功经验,拥有超过800万名中国消费者。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将对未来奥迪在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现在,我们正在聚焦中国市场研发新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奥迪的期待,相信有了上汽集团提供本土创新技术支持,我们可以更快、更高效地交付我们的产品。